導語:
馬上就要過年了,雖說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很多人選擇就地過年,但還是有些孩子會早早買好車票,回家過年。
回家的場面總是無比溫馨,回到家的那一刻能感受到全身心的放鬆,但往往父母只能讓你放鬆幾天,親子之間就會出現一些“小摩擦”,甚至是衝突。
回家過年,“母慈子孝”的場景是不是隻能上演3天?
一位54歲媽媽就深有感觸,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
自述人:54歲媽媽劉阿姨我今年54歲,一直在農村務農,丈夫在我們村經營一個工廠,日子也算過得去。
我有兩個孩。
女兒今年30歲,大學畢業那年就考上了我們縣城的公務員,當時真是把我和她爸爸高興壞了,引以為傲。但沒想到女兒工作已經6年多了,卻依舊沒找到合適的物件,這真把我愁壞了。
兒子今年20歲,讀大三。當年高考發揮失常,現在就讀的是一所二本類院校,兒子說要繼續考研,還說要考個好大學的研究生,我很開心,但也知道他的壓力肯定不小。
兒女放假回家,是我最開心的時刻。去年,孩子們一回來,我像往常一樣,忙前忙後地給他們做各種好吃的,母慈子孝,很開心。但也就一兩天的功夫,我就開始為孩子們操心了。
對女兒,總是催婚,怪她自己不知道著急,婚事自己不上心。總是問女兒單位上有沒有合適的人,有沒有同事給她介紹,最近又相親了嗎?有時我還會託人給女兒安排相親,非常渴望女兒馬上能找到一個合適的物件,立刻把婚事定下來。
很多時候,說著說著我就著急了,責怪女兒也不知道化妝打扮,也不會人際交往,見了人也不熱情,性格太內向,這樣怎麼能找到物件呢?
女兒多數時候,是耐著性子聽著,安排相親也回去,但我能看出她的反感。好多年了,她從沒和我說過心裡話。我們的母女關係,也因為她找物件這件事變得很緊張。
其實,過年那幾天,只要能不在家,女兒就不在家,總是去她的那些同學、朋友們家裡,可能就是為了躲我吧。
對兒子,我非常不贊同他的作息習慣。晚上,抱著手機看到那麼晚,早晨10點多,我們都吃完飯了,還在睡覺,叫不起來。為此,我總是說他,他還發脾氣,弄得很不愉快。
我苦口婆心的勸兒子要好好學習,雖然上了大學,但現在就業形勢這麼嚴峻,沒有真才實學,在社會上是很難立足的。我支援他考研,希望他能好好學,不要錯過了最美好的青春時光。
兒子總說我“唸經”,說他自己心裡有數,要我不要管。可我總是忍不住去他房間勸他,他一學期都沒回家了,我真的很想他。
今年,女兒還是沒有物件,兒子還有一年就要考研了,我心裡其實更著急了。但前段時間,我姐姐家的女兒,才結婚3個月就離婚了,離婚的原因是那個男人家暴,看到外甥女滿身的傷,我突然想開了,我不想催孩子們、逼孩子們了,找物件這件事誰也幫不上忙,很多時候還只是幫了倒忙。兒子都已經20歲了,是成年人了,那是他們自己的人生,讓他們自己去闖吧。
該說的話,我早就說過了,多說無益。說多了,孩子們不聽也還是不聽,只是白白破壞了過年這幾天團圓的時光。有了這種想法之後,我也一下子放鬆了很多。
今年,我只想好好地多給孩子們做些好吃的,不為女兒的物件著急了,也不催兒子早起了。
一家人,一起開開心心的過個“放鬆年”。
不如像劉阿姨這樣“順其自然”,或許女兒反而會和媽媽講講心裡話,兒子也會把自己的複習計劃說給媽媽聽,“施壓”不如“減壓”,畢竟子女不是小孩子了,給予他們尊重與空間是相處的前提。
令很多子女備受壓抑的就是父母那“窒息的愛”,任何“以愛之名”的施壓,都會讓人反感。孩子從來都是獨立的個體,從他的那個“了不起的兩歲”開始,他就想掌控自己的人生,也慢慢地擁有了這種把握自己人生的能力。孩子成年之後,父母們更多的應是傾聽和鼓勵,而不是逼問和施壓。
願你我在這個即將到來的新年裡,能擁有更加放鬆、舒心的親子關係。新的一年,新的征程,相信孩子們自己可以走好。
今日話題:
過年回家,你和孩子也會這樣?
一開始“母慈子孝”,過幾天就“雞飛狗跳”嗎?
今年,你想改變這樣的狀況嗎?
圖文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