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在這個世界上,人想變得複雜很容易,但人想變得簡單卻很難。很多人,終其一生,愛情破裂、事業失敗,被傷、被騙,不計其數。從此了卻此生,不問世事,再也不相信任何人了,或者說很難相信任何人了,更多的滄海桑田、曲折磨難,讓他自認為自己洞察時事,知曉紅塵,最終以“看破紅塵”了卻一生。

葉小江,一個普普通通的本科大學生,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也是一個單純卻愛裝逼的男生,在班上成績不好不壞,卻因自己那三寸不爛之舌贏得同學們的喜歡,成為大家捉弄的物件。表面上他是一個學習認真、腳踏實地的男生,可實際上他是一個懶散、貪婪、自私自利、依賴、缺乏耐心的男生,他總是喜歡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在別人面前,但總是有點虛偽、有點假,他不敢保證身邊有很多人其實真實的一面都跟他一樣,因為這是人性,但他自己心裡知道,他的確就是這樣一個人。剛進大學,他本想好好學習,高中那刻苦的學習精神依然不改,但最近他發現,身邊有好多情侶呀,與高中完全不一樣,大學是個自由開放、充滿青春活力的地方,不像高中那樣死氣沉沉。他很不是滋味,因為小學、初中、高中,他從來沒談過一次戀愛,根本就不知道戀愛是什麼滋味,是苦?是甜?是酸?等等味道。他只記得高三時,他的好兄弟說過:“女朋友像啥呢?女朋友就像一隻小綿羊,你有一種莫名其妙的保護慾望”,還有大學同學也說過:“談戀愛也是一種學習,學習體驗生活,學習如何體諒、理解他人?”,他想到,這句話不是丁修緣說的嗎?丁修緣,跟他是一個專業,但不是一個班級,身材矮小,但很有思想,之前就聽別人說丁修緣常常一個人學習、一個人吃飯,並不是同學們不喜歡他,也不是他不喜歡“群居”,就像尼采說過:“更高的哲人獨處著,這並不是因為他想孤獨,而是因為在他的周圍找不到他的同類。”,丁修緣很喜歡哲學,特別喜歡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他的書包裡經常裝著一些馬列主義書籍,《馬克思恩格斯選集Ⅰ》、《馬克思恩格斯選集Ⅱ》、《馬克思恩格斯選集Ⅲ》、《馬克思恩格斯選集Ⅳ》、《工具論》、《馬克思傳》等等。丁修緣幾乎每天看書,看到晚上2:00多,而且大多數是理論性書籍。他還記得,曾經有同學跟他說過:“丁修緣,這個人怎麼說呢?,感覺他說的話你很難聽懂,認識的人都聽一下,不認識的人覺得他就是個神經病或者說極品混混”,於是他對丁修緣一直懷著好奇心,感覺丁修緣是個高人,但相貌平平。今天他就去找丁修緣,丁修緣按照往常的習慣,一定又在篤學樓五樓506看書。他有幾次悄悄的去506,看到丁修緣戴著眼鏡,埋頭苦讀,他悄悄的走在丁修緣旁邊觀察他,但丁修緣卻一直看書,根本就沒發現有人進來,已經完全鑽到書裡面去了,拔都拔不出來。今天也一樣,丁修緣還是在506第四排最前面的位置上,趴在桌子上看書,不管周圍的風聲、雨聲、鳥叫聲,都沒影響到他,好像天地之間,只有他一個人,達到了忘我的境界。他實在憋不住笑了,哈哈哈的笑出聲來。丁修緣終於被他那魔鬼般的聲音所反映過來。

“你在笑什麼?來了也不說一聲”,丁修緣有點尷尬的說。

“我在看一樽一動不動的佛像,哈哈哈”,他又忍不住笑了。

“你今天來找我,怕不只是就為了看我這樽佛像吧?”

“修緣,你真聰明,這不,現在校園戀愛太多了,狗糧灑的太多了。”,他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怎麼?你也想談戀愛了?”,丁修緣擺出一副居高臨下的姿勢。

“對呀,的確想談一次,所以想問你,啥子才叫愛情呀?。”,葉小江一臉懵逼的問。

“愛情?愛情需要解釋嗎?解釋了就不是愛情了。”,丁修緣擺擺頭無奈的說。

“哦哦,之前聽你說,你之前談過幾次戀愛,都是你被甩……”,葉小江剛一說出“甩”字,立馬收回,知道自己不應該當面說這種話。

“沒關係,都過去了,你想說就說吧”,丁修緣拿著《馬克思恩格斯選集Ⅰ》,假裝翻了翻。

“那你有沒有看破紅塵呀,你受到那麼多傷害,嘻嘻嘻。”,葉小江想借機調和一下剛才緊張的氣氛。

“看破紅塵?難道失戀幾次就看破紅塵了?就自殺?跳樓?殉情?”,丁修緣滿不在乎地說。

“可是因為情感而自殺的人,在很多高校,十個自殺的人中就是有七個是殉情,去年,我們的縣四中就發生一次”,“你是如何看待這些事情呢?”

“總之,我覺得不管是殉情還是其它原因,都不應該看破紅塵,看破紅塵似乎在冥冥之中是一種消極思想”,丁修緣認真的回答道。“我覺得經歷了很多大災大難、情感糾紛之後,不應該是看破紅塵,而是看懂紅塵。”

“啥叫看懂紅塵?”,葉小江搖著頭一臉迷惑的說。

“看懂紅塵,用道家思想來解釋叫‘開悟覺醒,明心見性’;用佛家思想解釋叫‘掌握因果法則,達到涅槃重生的境界’;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來看叫‘實事求是,按規律辦事,利用規律’,總之,就是洞察時事,知曉規律,自己能夠掌握自己的命運,做自己的造物主”,丁修緣耐心的講解到。“而看破紅塵,就是把萬事萬物想複雜了,對人生不充滿期望,有點‘宿命論’的消極思想,這種人已經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了,或者像有些出家人一樣把命運交給功德無量、法力無邊的觀音菩薩或佛陀了,哈哈哈。”

“你是說,這世界上沒有上帝,沒有造物主,沒有所謂的神?”,葉小江繼續追問。

“不,我不敢恭維,也不敢說這世界上到底有沒有,連科學家都無法證明,但我始終相信,我們就是自己心中的那個‘主’,那個‘神’,那個‘上帝’,中國人有個傳統習慣,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或者靠皇恩浩蕩,靠社會,靠國家,就是不靠自己,中國人就死在這個‘靠’上。”

“談戀愛也需要看懂紅塵呀,所以我才跟你談看懂紅塵呀,嘻嘻嘻。”

“談戀愛也需要看懂紅塵,有這麼複雜嗎?”

“不復雜,可是你陷入進去就複雜了,搞清楚就不復雜了。戀愛分為三觀: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搭配,也分為面貌觀,情緒觀,靈魂觀。可大多數情侶卻都是面貌觀與情緒觀。”

“你說的都是些啥呀?這個觀那個觀。”

“我們人都有一個場,或者說有一個屬於人的圈子,一個局,只要人沒有逃出這個場,這個局,就有好惡、利弊之分,而面貌觀和情緒觀的人都無法逃出這個局,所做之事是人為,甚至可能是獸為。只有逃離這個場、這個局,才能由人轉化為神,具有神性,當然不是唯心主義的神性,而是意識的神性,就是格局、境界、心胸與一般人完全不一樣。靈魂觀的人就接近神性。比如歷史上的毛澤東,在抗日戰爭時期,為什麼就有信心斷定中國必勝,寫出著名的《論持久戰》,這是何等遠見,何等審時度勢。面貌觀:你是根據這個人的外貌、家世等等表面東西選擇對方的。情緒觀:剛分手時,自己由於情緒衝動,找一個來安慰自己,說不好聽點就是‘另尋新歡’,至於‘靈魂觀’就是你們拋棄一切世俗的眼光,相濡以沫的在一起,有點像卡爾·馬克思和燕妮的愛情。”

“哼!我看你是沉迷於馬克思無法自拔了。”

“你為什麼懂這麼多呀?”

“因為我看懂了紅塵,而不是看破紅塵。”

5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父親出軌,母親帶我改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