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有”“無”論
是啊,“無憂、無病、無災”的幸福,讓人瞬間“頓悟”,紛紛把此句奉為人生座右銘。但是,這樣的“智慧”語錄,粗看彷彿有些道理,細品卻邏輯混亂——誰不知道“無憂、無病、無災”最幸福,可這些看似輕巧的“無”,哪一個不是建立在“有”的基礎上?假如連遮風禦寒的房子也沒有,寒冰飛雪時,又如何“無憂、無病、無災”?所以說,這裡的“有”和“無”,是中國傳統智慧,大可參悟天道,小能體察人倫。
生活中,很多人把擁有豐富的物質當作是一種幸福,一輩子都在追求金錢和名利,努力讓自己有房、有車、有錢、有權……經過一番絞盡腦汁的奮鬥,似乎一切都得到了,卻沒有找到最初想要的幸福。原因就在於,物質上的滿足屬於低層次需求,還是比較容易滿足的;內心的滿足才是真正能夠讓人幸福快樂的,但這是一種精神上的追求,更是一種心境的修為,相對難以實現。當人們不斷追求物質享受後,發現物質滿足越來越簡單,但精神滿足卻很難,所以焦慮和不幸福也隨著產生。
哲學家叔本華曾說過:“生命是一團慾望,慾望不能滿足便痛苦,滿足便無聊,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有些人看似啥也不缺,卻因為沒有一個好身體而經常受病痛折磨;有些人站在事業的巔峰,卻慨嘆人生的短暫,似乎沒有享受夠巔峰時的快感;有些人遇到小災小難,就抱怨世道不公,總覺得別人是上帝的寵兒……人們總是根據自己的所需所求,作為衡量和判定幸福的標準,很少對幸福的“有”“無”進行客觀的認識和思考。
幸福是什麼?幸福是一個人的追求,不同經歷的人,有著不同的感悟與看法。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說法,人的初級需求是生理和安全上的需求,然後是與人交往、受人尊重、愛與被愛等需求,再後來就是以獨特的方式發揮自己潛能、實現自我價值……人之所以煩惱,就是想得多、不知足。當富足的物質基礎填補不了精神生活的空虛之時,煩惱就開始產生了,而且越來越多、越來越大。所以,人要懂得知足,才能夠常樂。知足就不會有執念,就不會讓自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
人這輩子,最大的錯誤就是透支了健康,最大的悲哀就是整日想太多,心上堆滿事,身體不健康,活得力不從心,過得心煩意亂,又如何好好的享受人生?很多時候,人之所以活得累,就是心裡想太多,大事小事壓在心頭,胡思亂想整日憂愁,長時間感受不到快樂,臉上自然沒有笑容。一些人為了“所謂的進步”,長期的熬夜,瘋狂的加班,飲食不規律,身體得不到好好休息,直到有一天身體抗議了,才明白健康才是最貴的財富。然而,這些都是精神幸福的問題,關鍵是多修為“無”的境界。
人生本是一場修行,紅塵就是我們的道場。如果能保持一顆純真的心,知足和淡然的平凡心,就會讓我們更接近幸福。所以,有什麼別有病,想什麼別亂想。學會化繁為簡,多做人生減法,讓自己無事一身輕,無憂無慮無病無災,這才是真正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