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教父》有句經典的臺詞:“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很多時候,就是這樣,面對同樣的困局,每個人的解決方法都千差萬別。問題是同一個問題,只不過每個人看到的點不同,解決的路徑和策略也大相徑庭。有些人的問題解決策略直指核心,有些人總在問題外圍兜兜轉轉。而能解決核心問題的人,總是事半功倍。

破局,要努力直擊問題核心

發現問題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在解決問題之前,我們應該快速定義出問題的核心,這個能力需要反覆訓練。看不清根本問題,所做的一切努力,往往都是徒勞。

心理學上有個案例,一個20歲的大學女生,暑假學習馬術,有一次,馬因為怪異的聲音受到驚嚇,開始狂奔起來,這個女孩被馬重重地摔在地上。從那以後,這個女生變得不再敢接觸馬,然後又開始泛化為恐懼和馬有關的一切。明眼人能看出來,她的恐懼屬於非理性,看似是這匹馬將她甩了出去,其實真正的原因,是這匹馬受到了聲音的驚嚇,那個怪異的聲音,才是導致落馬的幕後黑手。然而,在當時情境下,當事人意識混亂,只是從情緒方面,本能地對馬產生恐懼,她沒有洞察到真正的原因。

這個女孩,透過調整認知,最終不再害怕馬。她的心理治療過程,就是一個認知調整、重新發現問題的過程。還有另外一個案例,有個重度抑鬱症患者,她非常害怕死,每天都擔心的不得了,心理諮詢師告訴她,你這項擔心很有用,它幫助你避免了自殺行為。患者聽完這句話後,眼睛開始放光,她幾乎瞬間狀態就好了起來,現在也活成了一個積極快樂的正常人。

試想,如果這位患者,一直試圖治療因為擔心死亡造成的重度抑鬱症,也許,她最後也能走出來,但是為此花費了很多時間及金錢。這就好比,在一個圓形軌道上,我們身後不遠處就是終點,可是我們看不到,我們花費了很多力氣,繞了一大圈才回到終點。

善於動腦,抵制本能操控

發現真正的問題,再去尋找正確的方法,這是一個多麼平淡的常識。奈何很多人,在生活中卻時常在兜圈子。我們總是憑藉本能去判斷一件事情,我們對問題解決缺乏正確的策略和路徑。《工作的原理,發現問題篇》,由齋藤嘉則編寫,他是前任麥肯錫管理顧問,其在諮詢和解決問題領域獨樹一幟。他總結多年諮詢實戰經驗,寫下的這本書,給了我很大啟發,原來,發現問題有一套正確的路徑和標準,應用此標準,很大程度上,能避免一場瞎忙活。

人生精力有限,我們都是普通人,不能總是反反覆覆掉進各種深坑,然後再掙扎著爬出來。如果你也不想這麼做,建議你看看這本書。這本書不僅能指出如何發現問題,還能指導我們,短時間內迅速判斷,眾多問題中最應該著手進行的是哪個。眉毛鬍子一把抓的效果肯定不好,在根源問題中還得再次分類排序,解決最最關鍵的問題。

如何練就發現問題、看透本質的能力?

發現問題是一種能力,它就可以透過訓練獲得提升。那麼問題來了,我們該如何去訓練自己的這個能力呢?《工作的原理,發現問題篇》給我們提供了地圖和標準,那就是發現問題的4P,也就是發現問題的四個軸,即:purpose、position、perspective和period,根據這四個軸,幫助自己很好的發現問題所在。

1.為了什麼

“為了什麼”也就是目的,比如你想為了身體健康而減肥,無論是邁開腿還是管住嘴,都應該為之服務。然而有些人,慢慢會遺忘這個初心。為了減肥,會給自己制定很多目標,如每天跑步、練習平板撐等,然而,短期訓練,也許沒有效果,很多人開始動搖,不再堅持,覺得受傷。然而,體重不是短時間內上來的,減肥也是一個漫長的旅程。何況,每天的運動都是為了健康,為何練習幾天就無法堅持呢?說到底,為健康減肥的目標悄悄發生了轉移,很多人轉移到體重數字,看著數字無變化,就沒有動力堅持了。

2.立場傾向

立場,也就是我們站在什麼角度和位置去思考問題。比如我們寫一篇稿子,到底是給投資人看,還是給消費者看,這兩者寫作內容的傾向是不同的。寫好投資人的,需要更宏觀,更立體。寫給消費者的,需要場景化、接地氣。

3.空間軸

空間軸,其實就是站在更寬廣的視野和框架下,去思考問題,更有全域性觀。只有從更高的格局去理解和分析問題,才能更加全面的發現現象背後隱藏的問題。避免考慮問題時出現視野狹窄,造成的錯誤判斷。

《亮劍》中,旅長對李雲龍前後的要求就不同。創業打天下時,搞槍的方法可以很靈活,畢竟,槍支太重要,定下各種條條框框,會影響搞槍的效率。一旦政局穩定,野路子就會被管控。

4.時間軸

立足當下、一年後,還是更長遠的未來,去計劃和解決這件事,那麼思考的結果也是不同的。

時間段不同,任務和實施過程,也會隨之變化。

小結:書中還有關於分析問題的3個視點,以及15個將問題具體化的分析技巧等具體闡述,是一本很好用的方法論書籍。對發現問題缺少方法的人,不妨翻翻看看。

#心晴計劃#

9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我腿腳不方便,讓你媽伺候吧”兒媳坐月子,婆婆卻裝病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