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每逢春節,就無比想家,曾經如此,現在更是。

記得爸爸說過,過年,以前富人叫過年,窮人叫過關----因為窮人租著富人的地,一年忙到頭,最後還是交不清租子,當地主逼著交租時,實在沒辦法,他們會說再緩緩,過年了再給。就這樣,在窮人眼裡,過年如過關,若是租子湊夠了,這關也算是過了,若是沒有,這關便難過。關於過年,我從爸爸那裡聽到過許多的說法,而這一條,則是最貼近生活的,也是我們前輩的真實寫照。那會兒長輩們總是會拿出各種各樣的典故,來給我們講道理,而我倒也非常樂意聽這樣的故事。

記得小時候,一年忙到頭,冬天雖然是消停了,但是一到臘月,人們又絡繹不絕的開始趕年貨,而那琳琅滿目的小東西更是將年味的氛圍渲染到極致。

以前不比現在,現在是隨吃隨買,那會兒條件差,像肉之類的,都會多備一些,基本都是一兩百斤這樣買,至少得買夠大半年的,像臊子,肉片子,都由兩三個大缸裝著,而剃下來的肉骨,會在大年三十或初一的時候,拿大鍋燉,直到肉味飄蕩於整個院子,那種幸福真摯又簡單。

媽媽們則是今天幫你家切臊子,明天幫我家切臊子,大冬天的,冰溜子房前屋頂掛著,卻被肉眼可見的喜氣撲蓋,媽媽們大冬天的擼起袖子,揮著菜刀,切肉切的嘎嘎的,嘴裡不停的說,多虧了這天氣,看這肉凍的多好,切起來一點不費勁。大人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聊著,手下的刀麻利的切著,孩子們則忙著放編炮,小孩子們則聚集在一起,攀比買來的鞭炮,之後,女孩子負責圍觀,男孩子負責耍帥放炮,整個巷道里熱火潮天。

收成好的一年,長輩們興致自然更高,總有幾個文藝骨幹張羅一些娛樂活動。那會兒我們東邊都是新建的房子,像沒建房子的宅基地就派上用場了,弄個帳蓬,搭個臺子,電視VCD一放,再支幾張桌子,簡易版的KTV便有了。這些娛樂活動在初三四就開始了,基本上是晚上進行,這時候本就不大的場地便被圍的水洩不通,喜歡唱歌的基本上是一些男長輩們,和一些小姑娘們,媽媽們都是瞌著瓜子,看熱鬧的,男孩子們則坐在鄰居贊助的桌子旁,撲克一攤,不是賭錢就是喝點果啤之類的。

7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婚姻的常態是細水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