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廷頓認為:文化的核心是“由傳統的觀念所構成的,特別是同這些觀念密不可分的價值觀”。
不同的文化群體由於受地理,宗教等方面的影響從而形成了持有不同價值觀的文化群體。雖然價值觀是後天形成的,每個人都有一套其獨特的價值觀,但在每一種文化中總有彌佈於文化之中的普遍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稱為“文化價值觀”,它使生活在該文化中的成員用不同的價值尺度來評判事物表明肯定、否定、喜歡、避忌或模稜兩可等意向。
文化價值觀決定著人們的社會行為具有規範性質。家庭價值觀是文化價值觀研究的核心,因為家庭是文化價值觀形成的最初環境,家庭成員的行為、觀念等勢必受到家庭的影響。家庭是社會形態的最基本單位,因而整個社會文化價值觀的形成受家庭價值觀的直接影響。
中國文化是東方文化的一個典型代表,美國是西方文化的一個融合體,因而這兩個不同的文化實體必然體現著不同的核心文化價值觀。
中國文化價值觀強調集體主義為核心,個人利益要服從集體利益。與之形成對比的美國文化價值觀強調個人主義為核心,個人利益高於一切。
中美家庭處於不同的文化環境中,因而受到不同文化價值觀的影響,中美家庭所代表著不同的文化價值觀。組成家庭的成員的個人的行為、觀念由於受不同文化價值觀影響必然不同。
婚姻觀
婚姻關係是人際關係中最密切最長久的一種,是構成家庭的最基本的關係。
中國家庭價值觀之婚姻觀
中國是集體主義為核心價值觀的文化群體,個人利益需要服從集體利益,注重培養和諧、寬容的人際關係,因此中國家庭成員的行為觀念大多數是以家庭這個小集體的利益為中心。家庭對於夫妻雙方來說是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標,是一切活動的中心。
多數中國家庭所追求的是那種溫馨、其樂融融的天倫之樂,而這種幸福一定不是強調每個家庭成員的利益所能獲得的,它需要成員之間的相互謙讓、相互包容甚至忍讓。由於受中國“三綱五常”思想的影響,家庭成員之間不是完全平等的,如在夫妻之間、父母與孩子之間等。婚姻對於中國夫妻來說是一件舉足輕重的事情,所以無論是它的開始還是它的結束都將會對雙方產生很重要的影響。
總體看來中國的離婚率還是遠遠低於美國,因為中國人注重家庭這個集體的利益,婚姻已經不屬於個人問題,它包含著道德、責任、榮譽感等因素。中國夫妻雙方在考慮婚姻及家庭時大多數不會以個人的利益為重,這和美國家庭價值觀大相徑庭。
美國家庭價值觀之婚姻觀
美國是具有幾百年歷史的西方文化尤其是古希臘羅馬文化的集大成者,由於不同的歷史發展道路和不同的自然地理條件等因素,形成了與中國完全不同的文化價值觀念。美國家庭價值觀貫穿著獨立、權利及平等三大觀念。
美國人的天倫之樂的思想是以個人平等、獨立發展和權利意識這些觀念為基礎的。其中最突出的觀念是家庭成員之間的獨立平等。這種家庭價值觀和美國人的個人主義價值觀是緊密相連、一脈相承的。許多人有這樣的信條“Everyman for himself and God for us”,所以單純的個人才是美國人家庭價值觀的出發點。因此在美國家庭生活中,美國人也崇尚獨立性和一切靠自己的原則。
總體看來,美國人的婚姻觀與中國人的婚姻觀有著極大的不同。美國人認為:婚姻純屬個人私事,任何人沒有權利干涉;同時婚姻與道德問題沒有關係。一個人有權去選擇自己所愛的人,結婚後一旦發現現有的婚姻是一個錯誤,不幸福的婚姻,自己有權做出再一次的選擇。如果夫婦一方愛上了第三者,任何一方都不會受譴責。在他們看來:強迫兩個不相愛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殘忍的。
因此,由於文化價值觀的不同導致家庭價值觀的不同,集體主義為核心價值觀的中國家庭價值觀和以個人主義為核心價值觀的美國家庭價值觀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在跨國婚姻中,這些問題是夫妻雙方交際產生矛盾的根本原因。
教育方式
教育是文化的組成部分,受到文化的影響和制約。教育離不開文化傳統,教育除了受一定社會的政治制度、經濟發展的影響外,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內容和方法無不留下文化傳統的痕跡。
文化價值觀作為文化的核心,對教育具有深遠的影響作用。而教育的實施除了在學校規範的進行外,還有大部分時間教育的過程是在家庭這個情景中進行的,而能影響這個過程的主要因素便是父母。對於採取什麼樣的教育方式和情景,由於文化價值觀的不同,中國父母和美國父母在教育方面存在著差異。
中國父母的教育方式
中國家庭價值觀注重家庭這個集體的整體利益,由於中國一直受儒家思想和“三綱五常”的影響,在中國家庭中一直存在這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地位不平等的傾向。因此在做一些決定時,父母的決定更具有權威性。隨著中國社會逐步進入經濟社會時代,中國父母已經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對孩子的知識教育投入了越來越多的精力。
孩子學業的成功與否已經不僅僅是關係到孩子前途的問題而且已經和家庭利益聯絡在一起,因為許多父母認為孩子的好成績會增加自己的顏面,這無形給中國孩子增加了精神壓力。評價一個孩子是否優秀,學習成績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近來,對孩子的技能培養也成了中國家庭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在知識教育的基礎上,家長給孩子安排了各種技能培訓,例如,鋼琴、舞蹈、書法、棋類等技能培訓也成了孩子教育的內容。選擇這些技能,大多不是基於孩子的興趣來選擇的,而是從他們將來謀生的角度考慮由父母的意志來安排的。
對於孩子以後的人生道路,中國父母更多是採取包辦式。對於孩子上什麼學校、學什麼專業、工作問題、甚至婚姻問題等,中國父母都是扮演著主要的角色。
美國父母的教育方式
以個人主義為中心的美國文化價值觀,以個體的商業活動為經濟基礎,始終把“利”看作是健康的價值追求,因此它鼓勵人們積極地追求現實利益,並在平等的基礎上開展競爭,努力獲取個人的最大利益和幸福。在美國,競爭意識滲透於整個社會乃至每個家庭。
因此在美國家庭價值觀中,競爭意識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競爭才能進步,只有在競爭中才能充分展現出自己真正的能力。
要想在競爭中獲勝,就必須具備在社會中頑強生活的實力,因為競爭是殘酷無情的,只有不斷的提高自己競爭的能力才能迎接各種挑戰。
因此美國家長非常注重培養子女的各種社會適應能力。其中包括自理能力、自我選擇能力、自我表現能力,而所有的這些能力是在競爭中不可缺少的。美國家長尊重、鼓勵兒童“自我選擇,自主負責”,因此在制定家庭教育的目標時,家長會充分尊重孩子的意願。
關於擇業和交友等問題上,父母會尊重孩子的意願,最後由孩子來做最後的決定。
總而言之,不同的文化價值觀對不同家庭教育目的形成產生著巨大影響。中美兩國文化價值觀的不同是導致形成不同家庭教育方式的原因。
中美文化的價值體系都把人放在中心位置上,但對人的理解卻截然不同。美國文化強調人作為有理智、尊嚴和自由意志的獨立個體的地位、要求人對自己的命運負責,一切靠自己,因而在處理家庭問題方面也必然體現出以個人主義為中心的觀念。無論是在婚姻問題方面還是在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方面,他們都以個人的意志為中心。而中國文化則主要把人理解為類的存在物,重視人的社會價值,把人看做是群體的一份子,是他所屬社會關係的派生物,個體的價值因群體而存在並藉此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