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大家看到這個標題先不要激動,可以先冷靜下來想一想你的身邊是否存在這樣的現象。

年輕人和長輩之間對待婚姻的觀念是存在較大的差別的,是因為兩代人之間的經歷不同,對待婚姻與人生的感悟自然也不同,你把這中差別定義為代溝也無可厚非。年輕人由於涉世未深,對待婚姻依然存有美麗的幻想,而長輩由於閱歷豐富,觀念自然更加現實一些。

而我開頭所說的現象,正是我們長輩普遍持有的一種觀念,而這種現象在北方的三四線小城市裡更為明顯。

如果你正身處北方小城,你可以細心留意一下,是否大部分年輕人一畢業就開始在大人的指點下考各種編制,例如公務員、教師以及其他事業單位。當然很大一部分原因與城市的發展也有聯絡,一般較小的城市少有大企業,更不像北上廣一樣存在較多的就業機會,由此一來,編制好像成為了畢業生的第一選擇。

可是,小城市裡的編制工作工資非常一般,平均也就三四千元的樣子,即便如此,也無法阻止年輕人入編的積極性。

在我剛剛畢業後的幾個月裡,我一直處於待業狀態,而我一個關係很好的哥哥正自己做個體,於是我就去投奔他,給他幹活也並非為了賺錢,而是想要先提前適應一下社會。做了幾個月,我便被長輩安排進入一家事業單位工作。臨走之前,那個哥哥和我在他的車上聊了一會兒,問我真的想好去上班了嗎?我說已經安排好了。這個時候旁邊超過去一輛豪車,哥哥藉機對我說,如果你選擇上班,得多少年才能賺到一輛前面這樣的車啊?我沉默。

道理沒錯,可是我的選擇卻絲毫沒有動搖。

另外一方面,有過相親經歷的朋友一定有這樣的體會,長輩在給年輕人介紹物件的時候,總會把有正式單位的人視作第一選擇,而即便有人創業年入十幾萬,可這個時候遠遠不及一個編制的分量更重。

因為,長輩們更看重的不是錢,而是一份體面的工作,一個穩定的未來,如果夫妻雙方都是體制內人員,那麼這樣的家庭在一個小城市裡是很有面子的。可是,很多年輕人把金錢看得更重要,在他們眼中金錢就是最體面的東西,況且自認為有一身本事的他們也不願接受體制內的條條框框,這是兩代人之間最大的價值差異。

到底誰對誰錯呢?這很難說,或許一千個人會給出一千種答案。

就我個人而言,我還是更傾向於體制內的工作的。

我在第一家事業單位工作了幾年之後,再次轉入了教育行業,繼續每個月吃著固定的工資。這點兒工資在很多人眼中是看不上的,雖說吃穿不愁,但也並不允許你對生活有太多的想法,那麼為何我還是會選擇體制呢?

首先,我清楚我自己的能力有多少,先不說我所在的城市有多少就業機會,即便大把的機會放在我眼前,我也不一定能夠抓得住。

第二點,我是一個比較保守的人,不喜歡冒險。我深知在沒有背景沒有靠山的情況下一個人創業有多難。我沒有允許我創業失敗的家底,同樣我也逃離不出這所謂的世俗,因為在我生活的周圍,哪怕你一個月只有兩千多的穩定工資,也比月入過萬的創業者找物件簡單,到了我這個年紀,首要的任務是成家,至於立業,那是以後的事。

最後,上班這麼多年,我漸漸地發現我選擇的這條路是對的。因為雙方都是上班族,工資算不上太高,但是單位給交的各種保險、補貼,以及節假日給的各種福利,這些都是一些隱形的保障,比起自己的付出以及往長遠來看,比起月入過萬的人來說也差不了多少。

總之,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選擇,對於能力有限的人來說,或許只適合吃公家這碗飯。當然,如果你有足夠的才華,那麼萬米高空才是屬於你的領地。

10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大年初三去拜訪老丈人,爸爸下了飯桌不見了,媽媽忍不住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