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年輕時曾經從事做生意,失敗後,依著一些關係和一身的壯氣當了一名警察。
正所謂什麼樣的人就會遇到相同性格的人,脾氣特大的他同樣遇見了一位非常有脾氣的妻子,兩人經常起矛盾 ,互不相讓,孩子一歲的時候,兩人用離婚解決了衝突 。
據男人說兒子小時候非常的黏女老師,初中二年級就談戀愛了,初中三年級偷開成人的摩托車,趁男人不在就溜去泡酒吧,他問孩子為什麼要這樣做,孩子說,他要做社會老大,男人怎麼管教都不聽,已經發展到多次離家出走。
親戚朋友都同情男人,說孩子確實不懂事,這樣的行為變的不行,都是因為跟外面的人學壞了,沒救了,不可能像當年的男人這麼有出息了,已經沒有什麼人可以幫到他了。
真難為男人這麼多年一心一意的養育孩子,為了孩子也只是交了一個女朋友,怕傷害孩子,還不敢走進婚姻。
我們常常感嘆,一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命運 ?那一個人的人生劇本是如何形成的呢?
到底我們是誰? 是什麼影響了人的一生?
一個人的早年經歷會演變成他未來人生成長的心理動力,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早年經歷對其後來的成長非常重要,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
1、一個人的人格結構基本形成於六歲以前。
我們在社會上看到的每一個人都有他的人格模式, 有的人內斂, 有的活潑,有的性格孤僻,有的性格開朗,這種不相同是怎麼形成的呢?我們會聯想到基因 , 但更重要的是人出生之後,在6歲之前的成長環境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我們常說,同樣的父母養出來的孩子,會看到截然不同的性格,則是如此。
在同事接診的一個案例裡,案主的人格特徵是:
對看不慣的事情就大爆脾氣, 處理問題的模式不是用溝通,而是看臉色 ,案主得了腸胃病到醫院檢查,沒查出什麼器質性的變化,醫生診斷案主是由於情緒產生的腸胃病,因為每當他和妻子吵架的時候,他的胃就會扭成一團。
他的媽媽有三個孩子,他是老大 ,妹妹比他小兩歲 ,弟弟比他小4歲, 小時候,媽媽對作為長子的他要求很高,即要求他懂事,又要求他能幹,幫媽媽操持家務,照顧弟妹。
當他向父母表達需求的時候,母親卻說“你是長子,不應該這麼矯情, 應該多考慮我的難處,你看我那麼忙,你就不要給我添亂了“,
當年他向父母表達情感需求的方式,遭到拒絕,這些行為模式被多次使用之後固化了下來 , 直到他結婚,與妻子相處,也是用不開口溝通的方式,認為開口會遭到拒絕, 期待妻子像母親一樣應該理解他,知道他的內心想法,而不需要說出來。
這個人格結構讓他和妻子很少溝通,婚姻生活不幸福,工作上的很多困惑也解不開,最後導致了他的軀體直接產生了疾病 。
2、一個人在六歲之前的經歷會演變成他的人生劇本。
一個六歲以後的人生很容易就上演了六歲之前的故事。
嬰兒呱呱落地,要想活下來, 離不開父母的養育, 如果父母不要他們,那是天大的災難, 而要讓父母留下來的話,孩子能做的事就是要父母開心,滿足父母的要求 , 得到父母的認可。
上述開頭的案例中,據男人說:“小時候孩子一直很聽話,很乖,很依戀他, 叫他不要出家門 ,孩子就是去鄰居家也不敢的,記憶中孩子從沒有跟他對抗過, 想起都非常懷念那時候的日子,真是太幸福了”。
事實上是孩子不會無視父母的要求,因為如果他們看到父母不開心或者不滿意, 那就意味著父母不要他們了。
他們對父母的要求是言聽計從的。 孩子對父母的這些要求內化到他們的內心世界,形成他們的行為規範,形成了一個人一生的人生指令碼,潛意識人們是難以覺察的。
3、一個人的關係模式受三歲前與父母的依戀關係影響。
我們最早的關係是與母親的關係,我們與人的關係模式最早是從母親這裡建立起來的。
上述案例中男人的兒子很黏年長女性,對女老師也有很強的依戀 ,孩子一歲時候媽媽就離開了他 ,她和妻子離婚後,孩子跟著他一起生活,儘管男人是公務員,有一定的經濟基礎,能給孩子提供充足的物質營養, 但孩子卻長得很瘦小。
父親給不到孩子母親般的依戀, 孩子則用內攻身體的方式去表達他對母親的依戀。
隨著這個孩子慢慢的長大,他喜歡跟高年級的孩子玩, 父母文化程度不高,比較少看書 孩子的學習成績也比較差, 漸漸學習好的同學也脫離了他。
而人是社會性的動物,特別是青少年, 同伴友誼是非常重要的,孩子漸漸在外找到一班同樣學習不太好的同伴。
同伴的認可、肯定讓孩子很有成就感,激發了孩子做老大的想法,逐漸跟著一般不上學的人偷著開 摩托車,去酒吧,家裡強制,乾脆就離家出走了。
誰影響我們一生的心理動力 ,由原來我們依戀母親,隨著父親加入到我們生命的關係中來時,我們逐漸的要適應父親。
而人生劇本的形成,讓每一個人都要面臨對父親、母親保持忠誠的問題,案例中身為警察的男人有著很強的英雄情結。
孩子的內在潛意識也需要和父親保持相同程度的愛,他的孩子做出的這些行為也在彰顯做老大的情結 ,家裡找不到這樣的價值,那就需要到外面去找 。
孩子為什麼離家? 孩子不知道自己是誰?開始的我們都不知道自己是誰?我們不知道我們的父母是什麼樣的人?
把我們生下來他們是怎麼認知我們的?他們有著什麼樣的情緒 、態度? 他們會做出什麼樣的行為?
是父母的人格溝通模式,為孩子打造了生長的環境和周圍的關係, 孩子要在這樣的環境, 這樣的關係下,去適應才能生存 ,這種適應的結果也產生了孩子的行為模式 ,這些行為模式則構成了孩子的人格成分。
一個人所面臨的環境和關係通常取決於他有擁有什麼樣的父母, 還有什麼樣的兄弟姐妹, 不論他們的狀況和型別是什麼樣的 ,每個孩子都會盡最大的努力去適應他所賴以成長的家庭環境。
這種適應的結果就成為了他們的關係模式、行為模式和人格模式這些模式。
我們在早年原生家庭適應的原生家庭模式,被多次使用之後固化下來 ,隨著我們的長大就被應用到家庭之外的社會環境去 。
人們所看到我們社會性的一面,皆是我們早年適應環境的結果,我們一直在上演原生家庭的故事,我們的認知行為、態度、情緒都留著原生家庭的印痕,原生家庭影響著我們的心理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