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昨晚我的日更,我思考的是,我們都在追求財富,但財富不是目標,更好的關係,更多的自我超越,更多的數字成果才是。

今天早上我又在想,我們都是勤勤懇懇工作,但是工作不目標,有所成就才是。

工作已經變成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企圖有所成就,但是很多時候,只是把工作當成生活的全部,是不夠的。可以說,工作是成就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那麼,什麼才是有所成就的充分條件呢?

工作更多的部分在於我們過往所積累的經驗、團隊、市場、對市場的看法等等,更多的是已經存在的事情,我在這裡統稱為存量。很多很多的人,只看到自己的存量,因為那裡是舒適地帶, 是習慣所在,是感性上的比較有把握。

但真相是,我們沒有看見的那一塊市場可能更大,我們瞭解的只是我們瞭解的冰山一角。

所以,工作和成就之間的距離就是,站在更高的視角去看待日復一日的工作,站在極致精進自己的角度去隨時跳出舒適區,跳出慣性的魔咒,直至突破當前的平行世界,切出一個既屬於時代又屬於你的無人空間。

在哈利視窗的模型裡,存量這個版塊,只是我們知道的知道的部分。但是,我們不知道的部分更大!

你知道你知道的?你知道你不知道的部分?你不知道你知道的部分?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部分?

你要有更大的世界,就要有更大的世界觀:將全世界人們走過的路都當成自己走過的路之一。

哪怕是再窄的路,也可以越走越寬。這些別人走過的路,踏過的坑,都是我們可以從不知道變為知道的部分。

我們人生的躍躚,實際上是從我們知道的範疇勇敢走向不知道,從存量到增量。

“全世界人們所走過的路,都要算走過的路之一”許倬雲老先生如是說。

借事修人:每件事都是修煉自己的素材

借假修真:借用別人的經歷,修煉自己的人。

致敬人間美好!致敬探索人生!

5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習慣決定我們未來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