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到春節了,由於疫情,我可以理直氣壯,冠冕堂皇的不回老家過年,不去面對自己原生家庭那些個個自私的嘴臉。
我爸媽農民,在村裡也屬於最沒有能力的農民,很窮,被別人看不起。我是家中老二,上面一個姐姐,下面一個弟弟,典型的二老冤,是的,我是最懂事最乖巧的老二,大學之前幾乎沒有穿過新衣服,偶爾有一件新衣服,也不敢穿,穿上渾身不舒服,非得求著姐姐穿過我才可以穿。一件小事被姐姐踢的滿地打滾,爸爸中途從地裡回家拿工具,看到我躺地上哭,熟視無睹。我比弟弟大一歲,我五歲的時候還叫弟弟為哥哥,上學了,強行改過來了。小時候的事不想回憶,也不想再提,總之就是我非常乖巧,非常聽話,沒給父母惹一點額外的麻煩。
我唯一恨我媽的地方就是畢業之後的一通電話。記得那時候畢業三年多,各種節省,攢了差不多十萬塊錢,三年以來一直租房子住,我一個女孩跟別人合租,反正也是搬來搬去的很煩,本來高興的跟我媽打電話,提到租房的問題,我說我打算攢錢買個小房子,以後再也不租房了,我媽立馬就說你的錢不要動,留著給你弟買房娶媳婦。你不買房能嫁出去,你弟不買房娶不了媳婦!我說他買房娶媳婦也不是我的責任。我媽說,咋不是你的責任,我養你這麼大,供你讀書,現在父母老了,沒本事。父母的責任就是你的責任。我眼裡轉著淚花,憤怒的說我弟結婚我不管。我媽說,你不管我就去你單位鬧,說你不管爹孃,讓你沒臉做人!我掛了電話,哭了很長時間!這句話真的,從當媽口裡說出來,好惡毒。
最後,我沒有買房子,我媽也沒有去我公司去鬧!弟弟找工作我拿出來兩萬,弟弟結婚我拿出來了五萬。
轉折發生在我結婚之後,有了自己的家,有了反抗的勇氣。隨著我自己孩子的出生,我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家庭,我必須停止抱怨和怨恨,給孩子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既然原生家庭已然變成這樣,那我就用心去經營我的小家,理解丈夫,耐心對待孩子,熱情對待我身邊對我友好的人。儘可能的和原生家庭保持距離,我才發現生活可以如此美好。
在提出原生家庭這個定義後,幾乎所有的人都開始尋找原生家庭的問題,對原生家庭、對父母的抱怨聲也此起彼伏,可是面對如此多的傷害,我們就只能在對原生家庭的抱怨和痛恨中過完這一生了嗎?
不,我相信沒有人願意就這樣過完一生。
我相信,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在找傷害源,控訴父母的過程中,想要的並不是和父母鬥個你死我活、拼個兩敗俱傷,我們內心深處最渴望的是能有一個溫暖有愛、幸福美滿,可以真正讓我們放鬆身心的家庭。
而想要改變已經年過半百的父母,改變他們的價值觀、行為、脾性,對我們來說實際上是不可行的。
我們唯一能改變現狀,治癒我們自己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自己拯救自己。
1、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要學會轉變思維,我相信人生的好壞是有定數的,把這些傷害當成是人生的必經的修行,壞的都過去了,未來就剩下好的了。
2、而我們曾經受到的所有傷害,都是在教會我們以後不要成為那樣的人。
3、對我們的下一代也是有益的,每個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誰也不知道怎樣做才是對的。但至少我們已經知道,怎樣做是錯的,以後就可以規避一部分錯誤了。
4、只要我們過去受到的傷害,能夠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就不算白受這些苦。
學會自己拯救自己,讓自己的後半生儘可能的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