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姐去年剛結婚,只有一個孩子,想著臨近春節了,自己又是做舅媽的,應該給孩子買一件衣服,讓孩子開心的過年。
畢竟是大姑姐的孩子,都是近親關係,不買總感覺過意不去。而且覺得小孩子衣服又不貴,讓孩子穿著新衣服開心過年也是一件好事。更是舅媽的一點心意。
送去沒多久,明琴也收到大姑姐給她兩個孩子買的衣服,明琴表示自己已經買過了,而且孩子不需要太多的衣服,就拒絕了,但是大姑姐講已經買下了,就收下吧,現在人家也不給退,放著也浪費了。態度比較堅決,也不好意思再拒絕了,衣服也就留下了。
晚上吃飯的時候就聽到婆婆陰陽怪氣地說,有些人是真的很聰明,花一份錢可以得到兩份禮物。穩賺不賠的買賣。
還指桑罵槐地說了一些難聽的話。
明琴知道婆婆是說自己,非常的不開心,但是也很無奈,畢竟她是老公的親媽,不看生面看拂面,也不好說什麼,更多的認為這本就是一個心意的問題,為什麼是佔便宜的呢?
兄弟姐妹中,給小孩子過節買小禮物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但是現在也就因為開放了二胎的政策有些人沒有二胎,就一個孩子,顯然在生活的“人情禮份”上是要“吃虧”的。畢竟自己只有一個孩子。
可是面對這樣的事情,難道親戚就因此不走動了麼,顯然也是很不合理的。
更多的是婆婆做得不對,不管怎麼樣,這是下一輩子女之間的相處問題,作為老人不應該插手。
子女之間相處之道也就是這樣送小禮物活絡感情。不然一直沒有走動的親戚也就不像親戚倒是像一個陌生人。
話說回來主要還是因為孩子數量不一樣。看事情也就不同,人家兩個孩子,你覺得多,完全可以不買,對不對,人家送你也沒有非要你回禮,再者如果你想回禮又擔心吃虧,那可以選擇價格適當低一些的。這樣也就差不多的。
本來好心好意的將事情說成這樣,確實挺讓人不開心的。但是,如果生活有這樣的事情,孩子多的,把優先權給孩子少的,俗話說得好,敵不動我不動,這樣比喻雖然不恰當,但是合理。她給你家買,你就買,她給你孩子一人買一套,就直接回兩套,省的又覺得他孩子少,吃虧。
一件衣服頂天了,值多少錢,主要是情誼在。有條件的情況還是不要計較這些,相比較情誼比金錢貴重多了。你說是嗎?
兄弟姐妹之間因為一件衣服不和的也不在少數。但是大家如果要學會理解不計較得失。虧也就虧了一件衣服,賺也就只是一件衣服,這些都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兄弟姐妹能友好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