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讀一本書《硬球》,算是長銷書,很多讀書會都會把它列入書單,看了其中一節:索取比給予更好。這個觀點值得去深入挖掘,不然可能會誤導大家。
01 這是反傳統的觀點自古以來,我們都宣揚給予的重要性,如“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指引我們上千年的道理,總不會錯的吧?但,就是有這麼一些人,他們總是向他人索取,之後贏得他人的信任,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反而是那些“老老實實付出”的人什麼也沒得到,生活總會這樣不公平......
這是一種現象,富蘭克林倒是給了我們一個新的角度去解釋:如果你想交一個朋友,就請他幫一個忙。他曾經想跟一個陌生人搞好關係,但是到後來想到一個辦法:向他借一本書。對方答應了,沒想到下次見面時他主動跟富蘭克林打招呼。在《硬球》這本書裡面,講到很多相關例子,很多的政治家透過向他人尋求幫助,得到了他們想要的選票、資金贊助,最終拿到了那個職位,反而是那些不懂得求助的人落選了。
02 還有一個前提並非所有的索取,都是好的,有的人會利用我們這種心理,去做一些壞事,傳銷往往就是這樣。還有,一些女生為什麼離不開渣男,總是一次又一次深陷其中?就是付出太多了,渣男太懂女生這種心理了,所以女生會一次次被騙......
所以,除非是建立在雙方受益基礎上,不然,這種辦法只能是成為壞人的利器。看破這些,也沒那麼容易,不過,日久見人心,總是會看到的。
03 世界是平衡的在書本里面,提到這麼一句話:人們是不會介意被別人所用的;他們介意的是不被別人重視。我們向他人索取,主動尋求幫助,其實是對他們的一種重視,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被看見,都希望自己被他人所察覺,我們滿足了他人這個需求,他人才會心甘情願去為我們做事。
書裡面講到,他們幫助政壇人物競選,希望拿到一個比較靠前的車牌號,或者加入某個知名俱樂部,這都是守恆的,沒有什麼東西是單向的。
索取比給予更好,給予也是必要的,得到他人幫助後,要懂得感激啊,一味索取的人,將來必定會掏空他的所有社交人脈,成為孤獨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