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喜好原理”和我們上邊講過的“相似效應"有異曲同工之妙。喜好原理的意思是說,人們總是喜歡與自己有共同語言的人交往。這個原理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人類交往中的內在規律:人都是喜歡跟自己有共同話題的或者相似性較高的人交往,人們總是願意答應自己認識和喜愛的人提出的要求,每個人都認為這是很自然的事,甚至沒有誰會對此感到驚訝。

因此,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如果我們想要獲得別人的認可與支援,有必要先找找彼此身上的共同點或者能吸引彼此興趣的特質。這樣,我們再以“共同點”或者彼此感興趣的“興趣點"為基礎,展開話題,繼續交際,就很容易獲得對方的認可與支援。

我們來看這樣一 個故事:

一間旅館的一個房間在同一時間住進了三個人。三個人彼此都不認識。晚上,吃過晚飯後,高個子男子側躺在床上看書;矮個子男子收拾著自己的行李;年紀最大的男子把床鋪開坐在床邊上發呆。看上去,年紀最大的男子很是無聊,他試著為自己找點事幹, 於是,他把頭轉過去,向正在收拾行事的矮個子男子搭訕:“師傅, 拿這麼多行李啊?看來是出遠門啊!”“還行, 也不是很遠,我是從山東棗莊過來的。”矮個子男子邊收拾行李邊回答。

“啊!我們是老鄉啊。我是山東臨沂的。棗莊那可是好地方啊,十年前,我到過那裡,不錯啊,風土人情都挺好的,好地方!”年紀最大的男子,順藤摸瓜把話題往下延伸。

“過獎,過獎,嘿嘿。”矮個子男子看上去蠻高興的。“同志,你是從哪裡過來的呢?”年紀最大的男子又把頭轉向了正在看書的高個子男子。“哦,我也是從山東來的。”高個子男子回答。

“哦?原來也是老鄉啊?幸會幸會。”沒等年紀最大的男子說話呢。矮個子男子已經把話頭接過去了。

就這樣,三個山東大漢沒過一會兒就聊起來了,並且聊得很投機。在深聊的過程中,三個人還分別瞭解了彼此的身份:高個子是做蔬菜生意的,矮個子是開飯店的,年紀最大的男子居然是當地最有名的菜農。當得知了彼此的身份之後,三個人聊得更投入了,簡直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半小時之後,他們就談起了生意:年紀最大的菜農爽快地和高個子男子簽訂了一份供菜訂單;高個子男子又和矮個子男子也簽訂了一份送菜合同。半小時之前他們還是彼此互不認識的陌生人,轉眼之間,他們就成了生意上的夥伴,這讓他們自己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為什麼三個本來陌生的人只用了半個小時就成了聊得十分投機的生意夥伴?究其實質,就是三人的“喜好心理”在發揮作用。

“喜好原理”告訴我們,人們都喜歡跟自己有共同話題的或者相似性較高的人交往,例子中的三個人正是因為知道了“彼此都是來自山東這個共性,才使得他們的心理距離一下子被拉近了,他們幾乎是在瞬間從陌生人變成了熟人。

接著,三人又都知道了彼此的身份,他們都與“菜”有關係, 這讓他們又找到了彼此的共性,相互之間的距離又近了一步。當三個人的心理距離被連續兩次迅速拉近之後,他們之間已經沒有任何人際交往的隔閡了,“半小時內成為生意上的夥伴”也就不足為奇了。

7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