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人有一個標準的模板嗎

心理學家阿德勒的這句話是很有名的,有名到我雖沒有看完過《自卑與超越》,但卻聽說過這句話。

咋一看來,還是蠻有道理的。但細想來,還是有些疑惑的。

這個疑惑就在於人的“標準”。

可量化的,才是標準

如果是人生是一場單純的考試,很單純,就是有嚴格的監考,然後每一道題目都有絕對沒有異議的答案。

不像文科卷子,還有個作文什麼的,就是純粹ABCD的選項,結束後機讀卡改卷,立馬可以得到一個人生的分數。

如果是這樣的話,你不好好讀讀那些死的知識,光靠在考試時旋轉鉛筆,用東南西北來決定答案,那麼恭喜你,有大機率要度過一個有點煩人的寒假,然後在補考中治癒你的分數。

童年的重要性

好訊息是,我們常常強調要“因材施教”和“不拘一格降人才”,這是什麼意思呢?

意思就是人才其實並沒有統一的標準,不妨跳出人才不人才的侷限。當心理學研究一個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時,也會面對這個標準的問題。

童年對一個人的人生是否重要,我覺得是很重要的,成年人的很多思維模式和情感反應,除了天賦的性格氣質外,大概都很童年家庭的影響分不開。

不必為了標準去治癒

但人是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的,治癒的目的,並非是把人變成沒有思想的標準反應體。

這個意思是,就好比對一個笑話的反應,90%的觀眾開懷大笑;9%的人覺得一般,不太好玩;還有1%的人覺得很無趣,不理解其他人為什麼發笑。

那麼這1%的人該被“治癒”一下嗎?

大體上,我覺得評估心理狀況有兩個因素:一是能不能客觀看待世界;二是能不能客觀看待自己。

換句話來說,如果對於別人沒有危害,對於自己也沒有危害,是沒有必要都往100分的目的去努力的。

在人這個問題上,別人的100分人生,照搬到另一個人身上,可能就成了不及格的分數,並非是人生的客觀結果發生了變化,而是內心感受不同。

結語

童年是很重要,但童年總是會過去的。

看到這裡的你,想必早已過了自己的童年。早已沒有什麼再能束縛自我的成長。

何必再用童年的經歷來懲罰自己和家人呢?何況,人生又沒有什麼標準。

6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女人對你說“下次吧”其實是在給你這個暗示,你還在猶豫不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