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2021年的春節到了,悄無聲息,只有在回家的時候,各個閘口開始提醒你可能要做新冠肺炎監測,你才依稀意識到新冠肺炎的陰霾還沒有徹底散去。然而比新冠更加暴擊我們心靈的,是春節七大姑八大爺的各種問候,妮子,你都28了,怎麼還沒找到個物件?........

是啊,為什麼嫁不出去呢?

有一天我的同事小A找到我幽幽得說,最近接到一個恐怖的電話。

『是這樣的,他一開口就說覺得我跟他條件很合適,我父母都有穩定退休金,是他理想的結婚物件。』

我悚然無語。A是典型的中產階級小姑娘,從小享受著家人的寵愛,接受高等教育,會化妝,有自己獨立的工作,工作外遊走在各種美食和玩樂當中。可每每談到戀愛,連領導都痛心疾首,你們現在年輕人怎麼不喜歡談物件了?

A似乎還沒有撫平這種怨氣繼續說道

『最近隔離室的大哥聽說我買了房子,就說呀你有房子了啊,那我可以給你介紹物件了。其實我根本不需要他們介紹,他們那個年紀那個圈子的男生,我總覺得爹味兒十足。』

我聽著她的呢喃和吐槽,開始認真地想了想這個問題。鑑於剩女現象的敏感,其實網上很多分析來分析去的文章,很多其實是傳統高價低取概念的衍生,導致一部分人賣不出價,有價無市。實際上,以我現在接觸的年輕孩子,無論男女,在社會壓力的瘋狂碾壓下,對於感情呈現出一種迷茫甚至習得性無助的狀態。

你真的知道你想要什麼嗎?

你又知道你可能付出什麼嗎?

我們的社會已經不歌頌奮不顧身的愛情了,除了偶像劇,哦不,哪怕偶像劇也必須設定一個高貴、富裕的人設。苦情在年輕人當中更是毫無市場,娘道被批得有多慘,就代表著當代女性對這種奉獻式的婚姻有多唾棄,瑪麗蘇到王者的劇情都挽救不了。記者馬金瑜的故事更是讓男女都群情激奮,你為什麼要嫁給這種男性?精準扶貧嗎?所有的故事和輿論環境都預示著一個問題:我們國家的婚戀觀其實越發趨同理性人的經濟行為。羅素曾經說過,理性讓人生變得無趣,感性卻讓人生充滿風險。兩種人在這個世界上互相交叉,才編織出那麼多愛恨情仇。

無數大V曾經鞭辟入裡地說道,婚姻本質是一種經濟行為,《失戀三十三天》裡魏依然對黃小仙說,跟李可這樣的姑娘談戀愛,省事兒。魏依然知道李可想要什麼,他也能提供什麼,按照經濟學說,他們只要談判達成契約默契就行了。這在當前的社會很有市場,其實我個人是認同的。無奈的是,當個體脫離家庭在社會上踽踽獨行,對於心靈慰藉的需求變得遙遠但是不可或缺,婚姻在傳統文化的薰染下一直以神聖的姿態凌空高掛,那麼又如何讓當今的年輕人一點點感覺都找不到的情況下邁入其中呢。

我問小A

『你上次提過的那個青年好像各種條件和你搭還可以,你要不要試試呢?』

小A有點扭捏

『雖然大家都說他長得帥,好像不是我喜歡的型別耶.....』

我感覺心裡有點數了

『你都從來沒有嘗試過,你真的對你喜歡啥樣的有概念嗎?』

小A接著有點小雀躍地說

『不過他性格還蠻好,他約我過年出去玩了.....』

我彷彿嗅到了一點戀愛的酸腐氣。

4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年歲三十過,依然單身生活,習慣了也挺好的,還不想戀愛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