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過年回到家也有20多天了,除了剛開始回來那幾天耳根子比較清靜,後來的時間裡,幾乎都是在被旁敲徹擊的催婚。
最初的時候我爸還只是說誰誰誰給我弟介紹了個物件,讓我弟去人家看看,誰知道他突然話鋒一轉,說誰誰誰在貴陽認識的一個人,為人還可以,長得也還過得去,是在貴陽開出租的,問我要不要認識下。我冷不丁的聽到這句話當時噎了一下,然後我直接給我爸回一句:叫那誰少操點心,我又不去吃他家大米飯,操這麼多心幹嘛。然後,我爸就沒再說話了。
後來隔壁鄰居來我家串門,不管誰來,話題聊著聊著都總會跑到我身上來,諸如你準備啥時候結婚,都這麼大了再不結以後就找不到了之類的話。我每每都會反駁,人活著又不是非要結婚,不結婚我會餓死嗎?這麼多年我一個人也不見得我就缺那口飯吃。被我反駁幾次後,鄰居們再來串門也不會當著我面說這些了,不過背地裡卻還是給我張羅著相親物件,我感覺不給他們頒個瞎操心獎都對不起他們。
除了熱情的鄰居們,當然少不了比鄰居更操心的親戚了。這不前天去我二姨家玩,明明我二姨還在說我弟找物件的事情的,可說著說著我就聽到了我的名字,二姨說,這麼大了不要玩了,該找個把物件結婚成家了。難不成你想學你姐要等小某某和小某某(這倆小朋友是我二姨孫子孫女,才八九歲。)結婚了你才結嘛?說完還不忘瞅我一眼。
再來就是昨晚和我爸我阿姨的聊天了,明明聊年夜飯吃啥聊得好好的,我爸突然來一句,差不多們該找個把了。我就知道這話題是沒完沒了的,於是我說,爸你少操點心了,兒孫自有兒孫福,你想開點。再說了,我曉得你催我結婚就是想把你這幾十年送出去的份子錢收回來。我說完這句話,我爸我阿姨都笑了,我阿姨說,看嘛,都曉得你的心思勒。我爸一邊笑一邊忙著找臺階下,他說,收回份子錢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想著你有個家了們我要安心點咯嘛。我緊接著說,少操點心了,該結自然就結了,你要是想快點收回份子錢你就先去催我倆弟,他們應該比較快。後來這個催婚的話題在我爸說了一句讓我感覺心裡很不舒服的話而結束。他說,其實換個角度來說,我也不想你這麼快嫁人,你在家還能幫我洗碗做飯,你嫁人了就是客人了,以後再回家,誰還好意思喊你一個客人洗碗啊!呵,原來嫁人了就是客人了?那所謂的血緣關係又算什麼呢?所以,“女孩子長大了就沒有家”這句話是有它的道理的。突然就感覺有些失落,心裡五味雜陳的。
我想,很多回家過年的大齡未婚青年都像我一樣被各種催婚吧?!說起來,我寧願待在外面不願意回家的一大部分原因都是因為這個,但是不回家吧父母又各種唸叨,回來吧就是各種催。什麼時候父母的觀念才會有所改變呢?都21世紀了,婚姻不再是人生裡必須要走的過程了,如果遇不到彼此喜歡又契合的人,為什麼要彼此將就虛度光陰呢?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幸福的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