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更更,你有故事,我來更
電視劇《王貴與安娜》裡面,有一些劇情非常精彩且有趣,拍出了生活的真實,也讓我們透過安娜母親的方式瞭解瞭如何處理婆媳關係,尤其是婆婆和兒媳婦爭吵的畫面足以讓你捧腹大笑。
更何況婆婆的哭戲也是讓很多網友紛紛表示,怎麼像他們這個歲數的老人吵架,哭著哭著都能唱出腔調來?
但這一切鬧劇的背後,也體現出了婆婆和兒媳婦看起來永遠都不能待在同一個屋簷下的仇恨。
兩個人的關係算是糟糕透頂,時刻都像是不定時炸彈隨時爆發。因為王貴出身於農村,
,因為“成分好”得以留在高校教書,家裡好幾代都是貧農子女姐,兄弟姐妹又多,一家人過得十分清貧,孝順的兒子不僅在經濟上補貼家用,骨子裡還有一些媽寶。
安娜和婆婆的矛盾在於兩個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生活環境的人所造就的後果。
因為安娜家庭條件比較好,所以比較愛乾淨,也有輕微的潔癖,而老人似乎沒有那麼多的講究。
更是因為吃苦受累慣了,經常不注意衛生,比如隨地吐痰或者是穿著髒鞋就在安娜的床上睡覺。剛擦完嘴的髒手就剝蝦給孫女喝。
雖然婆婆剛進城的時候,安娜作為兒媳婦還是非常的有耐心和孝心,但是時間久了誰都受不了。
而婆婆更是因為兒媳婦對自己的不尊重,對於這個兒媳婦各種不滿意,攛掇著自己的兒子打了媳婦按那一耳光,這下兩個人的矛盾徹底爆發。
好在,因為安娜母親的調和讓婆婆主動回到了鄉下,兩個人才生活步入了正軌。
這也反映了當下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因為房價原因,很多父母都選擇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居住,這就產生了很大的麻煩。
尤其是婆媳矛盾,但其實真正明白的懂事,老人會知道自己絕對不會和子女住在一起,不論孩子有多麼的孝順。
遲早有一天,兩個人也會因為住在一起的問題而產生矛盾,甚至會讓子女對於晚年的老人更加不喜歡。
同樣的故事隔壁鄰居,夫妻兩個人貸款買了三室一廳,當然房子大可以住得下老人,於是公公婆婆就住進了家裡,理所應當的說“這是我兒子買的房子,自然也應該有我們老兩口住的地方。”
老兩口剛來的第一天,情況就不太好,似乎就有些不和,下樓遛狗的時候看見他家兒媳婦氣沖沖地離開了小區。
搬進來一個月,雖然有小吵小鬧,但也沒有上升到大家鄰里之間都知道你們家婆媳關係不合的地步。
結果一個月之後就開始一發不可收拾,經常半夜聽到家裡碗筷摔碎的聲音,夫妻之間開始爭吵,到後來的大鬧一切緣由,都出在兩位老人身上,更重要的是鄰里之間說閒話聽到的一個訊息非常震驚。
說公公鄉下里毛病就多,在家裡只有一個獨立衛生間,結果公公每次上廁所都不關門,或者兒媳婦在洗澡的時候就要推門而入。
婆婆洗碗也洗不乾淨,家裡的東西亂擺放,總是不按照兒媳婦說的來做,但孩子方面也是各種矛盾,孩子還小,老人就經常帶他去吃一些垃圾食品。
兒媳婦不止一次地強調孩子正在長身體,一定要注意食品安全,不要隨便地帶孩子亂吃一些東西,不能有孩子想吃什麼就吃什麼這樣的壞毛病。
可是爺爺奶奶看著自己的孫子不僅有了溺愛,只要孫子說什麼就做什麼,以至於孩子對於自己的母親都有些目無尊長,母親對於自己的兒子也是恨鐵不成鋼。
反正自從婆婆來了之後家裡就沒有安生過,婆婆也會在家裡一哭二鬧三上吊的,說著自己命不好,過不了好日子,兒媳婦一直欺負她,在鄰里之間散播不好的謠言。
這可把兒媳婦過得更加委屈了,三天兩頭往孃家跑,直到有一次,兒媳婦在家裡和公婆在吵架的時候不小心摔骨折了。
一連一個月不能下地,婆婆又不願意照顧兒媳婦,只能帶著老公回了鄉下老家,從那以後夫妻倆感情好像越來越好了,兒媳婦也放下了陳建有時間還會回老家去探望二老。
其實,真正懂事的老人就清楚,子女自己人有自己的生活,不可能把一輩子都拴在你的身邊,兩代人畢竟有了時間的阻隔,代溝就是代溝,這是必須承認的事實。
如果從小教養好,子女願意孝順你,是你的教育方式方法沒有出錯,養育了好兒女。
如果你的子女不願意為你養老送終,就應該多從自己的身上找問題,為什麼子女都不願意養你,而一個有經驗的老人會明白。
即使一個子女有多麼的孝順,你也只是因為距離產生了美,無論多久,他們已經有了自己的生活頻率,你強行打破他們的節奏,你就成為了那個壞人,最終不受人待見的還是你。
小更講述:《新聞調查》播出:誰幫我們養老?調查表明,北京目前4.78%的老年人為失能老人。
同時,因工作強度高、壓力大、工資低等,北京老年服務與管理等專業的畢業生3年內行業留存率僅約30%。面對即將到來的“老齡社會”, 我們該如何應對?誰幫我們養老?
從投資複利角度看,80後90後的人們們,就應該儘早開始規劃,類似於我們這一代未來養老更多的是要靠自己。
及時地準備也不至於到了晚年生活太心慌,畢竟有錢就是底氣,資金壓力小,退休後領的錢更多,你也不至於晚年因為子女的事情而讓你痛苦不堪。
更不要以為自己生兒育女,就可以在晚年肆無忌憚的生活在子女家中。
兒孫自有兒孫福,在當下這個快節奏的生活中,你和子女一起生活,自然就會產生兩種年代差,會造成你們之間的矛盾。
做一個聰明的老人不要晚年再去麻煩自己的子女,中年的人也應該及時為自己做好晚年準備。
養兒防老的傳統模式註定會成為一種過去,新的養老潮流符合當今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