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十年前我就想以一個朋友為題材,寫一篇他家如何孝敬父母的文章,幾次提筆都擱淺了,因為他們的父母還健在,過早的下結論顯然有些早。近幾年,他的父母先後離世,我見證了他們孝敬父母的全過程。現在可以寫這篇文章了,反而又不知從何處下筆,本應該是一篇讚揚文章,可又讚美不起來,中間發生了很多變化和許多的無奈,因此題目才叫沉重的話題。

我這位朋友兄弟姐妹六個,三男三女,他排行老三,父母都是本份的農民,種地可真是一把好手。兄妹幾個主要收入來源是出外打工,兩位老人身體健康,生活自理。孩子們的大事小事老兩口十分上心,親自督戰,只要老人發話了,兒女們都遵照執行,都圍著老人轉。老人為了減輕兒女負擔,主動承擔帶孩子的任務,也從不伸手要錢,全憑兒女們自覺。老人曾經給我講,兒女們都有自己的事,掙點錢不容易,我們生活能過就行了。我們有地自己種,菜地有,每年養頭大肥豬,養十幾只雞,政府每月還給農民發點養老金。有病住院有醫保,超出部分兒女們承擔。一次我有幸參加他老父親75歲生日宴,可以說是全家總動員,其中二個孩子在千里之外,為了老父親生日,請假回來。我被這熱鬧的場面及家人和諧相處的情景所感動。後來又遇到了幾件事辦得十分漂亮,我就在想,到底是什麼原因?是家族的傳承還是老人平時的為人以及教育方式不一樣。有一次我給老人閒聊有關家風的問題,老人的一席話讓我受益匪淺。老人說,我們農村人不懂大道理,我們孩子多,生活都很困難,但我們老兩口就是抱雞婆。一定不要孩子吃虧,我們吃點苦受點罪無所謂。兒子結婚女兒出嫁後,凡是生活中遇到了問題,我都會給予最大的支援,我們年齡大了無力幫助時,我就動員其他兒女支援,只有這樣才能幫他們渡過難關,況且困難不會同時來,總是有前後。所以兒女們有問題都樂意找我們,漸漸地大家形成習慣,我們一個電話就能解決問題。多麼簡單的道理,多麼樸素的情感。真正詮釋了家庭存在的意義是互相溫暖,家庭是我們永遠的避風港。

朋友老父親76歲那年得一場大病,兒女們可是費盡心思,精心護理,老太太二十四小時守候在身邊,但也未能治好。說來也怪,老爺子走後,老太太身體急轉直下,一天不如一天。兒子們開始考慮如何照顧母親,經過商議三個兒子輪流照顧,一家負責一個月,剛開始執行得很好,一年後出現一些小問題。誰家好誰家一般慢慢顯現,說三道四的人也多了。尤其是兒子姑娘先後也當了爺爺奶奶,有的還生活在外地,也需要他們去照顧。可老母親怎麼辦?真是兩難。為此哥幾個商量一月輪流改為半年,以便各自家庭有一個長遠打算。老太太講,過去自己說了算,現在身體不行了要看小輩的臉色,成了他們的累贅。有的時候心也很累,又向誰訴說呢?時不時地到女兒那裡住幾天散散心,但女兒那裡也不是長久之計。

老太太81歲那年,因半夜上廁所不慎摔倒,後被兒子發現,從此以後老太太再也沒有下過地。面對此種情況,兒女們又坐在一起商量解決辦法。有人提議送養老院,可是費用如何分擔,也有提出請專人到家護理,可這都需要錢,這對農民及打工人來講難以承受。最後商量由一家負責照顧,大家出錢。但此辦法不到一年,負責照顧的一家不幹了?原因是出力不討好,說三道四,辛苦無所謂,主要是得不到全家人理解。開始大家誤認為是不是錢給少了,並提出多給點錢。但照顧老太太一家認為,多少錢都不行。你們認為出點錢就是大爺,不聞不問,好像就是我們一家的事。制度執行一年後,又改為六個兒女輪流值班,一家一個月,也只能這樣了。女兒照顧可以呀!可是兒子照顧就不方便了,責任只能落到兒媳婦身上,有的還行,可有的連面都不見,這可難壞了兒子,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有個兒子家裡條件還可以,輪到他時乾脆把母親送到醫院。

我見到一位朋友把母親從老家接到千里之外,母親不願去,他也不想這麼做,可是現實沒辦法,只能做出都不情願的做法。還有一位老人兒子在外地,想接老人過去,好好照顧多敬點孝心,可老父親死活不同意,放在家裡沒有人照顧又實在是不放心,沒辦法,兒子給老父親商量,到敬老院,一切費用由兒子承擔。可老父親說啥也不同意,兒子又找左鄰右舍給老父親做工作,仍然沒有效果。兒子很無奈,又不能丟掉工作回家照顧,真是兩難選擇。眼看假期快到了,父親的安置問題還沒到兩全其美的辦法。最後兒子給父親說,明天去敬老院,先去看看,不習慣另想辦法。可萬萬沒想到,兒子早上起床叫父親時,父親已經喝農藥離去。怪兒子嗎?不能怪,怪老人嗎?顯然也不合情理。我也看到養老院裡的老人,一到週末盼望家人的心情,似乎這就是一週的希望所在。剛去時還可以,經常有親人來看,時間長了次數相對減少,老人能不失落嗎?我這個朋友母親前年去逝,老人不用受磨難了,兒女們似乎有解脫之意。兄弟姐妹六個也沒什麼爭議了,但心裡總覺得有說不出的滋味,總覺得回不到原來。

敬老真有說不完的話題,也是一個沉重的話題。其實敬老看平時,關鍵是看老人真正需要你的時候,你做得如何?因具體情況不同,敬老的方式也各異,我們不能用一個標準去衡量。我認為養老敬老應區分不同階段,可分為年齡段、身體狀況、失能程度、失伴獨居、城市農村、收入狀況等。一般的情況下,只要是夫妻雙方身體狀況還可以,哪怕是八十多歲,只要是能自理,多數不會給晚輩添麻煩,他們會相互扶持,一旦失去另一伴,也就成了獨居老人,這個時候應該考慮老人生活照料及精神慰藉。雖然他們不願意到子女那裡生活,但一人獨居能放心嗎?但凡老人失去自理能力,甚至達到痴呆的程度,吃飯靠喂,大小便失禁。作為晚輩應該盡最大努力敬孝,時間也不會太長。隨著經濟條件的好轉及人口老齡化的程序加快以及平均年齡的增長。從理論上看八十年代獨生子,一對夫妻要負責至少四個老人。其實在一般情況下,只負責最後兩個老人,況且正常情況下都有時間差。不會同時遇到四個老人臥床不起,只要夫妻雙方一人身體允許,都不會推到子女那裡。

願我們子女們都有一顆善心,孝心。

2021.2.7十堰

☆作者簡介:師利國,1957年出生,1976年入伍,1993年轉業回湖北十堰。

4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當遇到“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情況時,該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