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對夫妻來做婚姻伴侶諮詢,雙方都有一個訴求,那就我們之間要有默契,我不用說,你就明白,我不需要告訴你,你就懂得。
但是,我以為你知道,原來你不知道;我以為你是這樣理解的,原來你完全不理解。結果,相愛的兩個人,誤解越來越深,讓他們痛苦不堪。
其實,他們是掉進了“虛假共識效應”的陷阱裡。虛假共識效應是指人們以為自己與他人活在同一個世界裡,只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而已。而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有著各自不同的目標和需求,共識只是小機率事件。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被理解,渴望被看見。那麼,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共情呢?
德國科隆工業大學的認證心理學家彼德.邁克爾.巴克博士在《練習共情》這本書中提出了許多實用的方法來幫助我們提升共情能力,從而消除誤解,實現有效溝通。
01
溝通的四個維度
你知道嗎?我們說出去的每一句話,其實都包含著以下四個維度:
事實維度:就是想要傳達的資訊。
關係維度:我是如何看待你的,我們之間的關係如何。
自我暴露維度:我是什麼樣的人,我想讓你知道我是什麼樣的人。
基於這四個維度,我們才發現溝通的複雜性,這也是為什麼共情不容易到位的原因。
比如傳送者想要傳送事實維度的訊息,而接收者聽到的卻是訴求維度,或者傳送者傳遞的是關係維度,而接收者關注的是事實層面,一旦錯位,誤解也就產生了。
我們來舉個例子。女朋友想要男友陪她一起去逛街,於是有了下面的對話:
A:你要不要陪我去逛街?
B:也行
A:聽起你有點不太願意?
B:也不是,就是有點累
A:你每次都這樣,一點也不爽快
我們來看看這四個層面所表達的內容:
事實層面:男友回答的“也行”,就是答應了。
關係層面:女友感覺到的是非常勉強,其實是拒絕。她的內心會留下這樣的印象,那就是你總是不願意陪我,不願意付出。
自我暴露:男友說了“有點累”,也就是我身體不舒服了。
訴求層面:女友期待男友可以陪伴她,可以更體貼一點,而男友希望女友多體諒他。
這段對話也許就在一分鐘內完成了,我們的迴應幾乎也都是一種自動化的反應。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準確把握四個維度的資訊確實相當困難。
同時,我們還可能會傳遞矛盾的資訊:比如男友口頭上說,也行,但是肢體動作卻表達的是不耐煩,不情願,這樣的不一致,就容易造成誤會。
也就是在事實層面說的是肯定的指令,但在情感層面(也就是關係層面)卻是否定的指令,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雙重束縛。
這種矛盾的資訊讓接收者無論怎麼迴應都不對,也就是陷入了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的境地。
那麼,針對這段對話,男友怎麼迴應好呢?
首先,瞭解她的訴求層面,肯定她的訴求:我知道你很想我陪你去,我也確實很想陪你,不過我真的很累。這裡還可以再自我暴露多一點,比如,你也知道最近天天加班,晚上睡太晚,身體有些吃不消。然後再明確自己的訴求:今天咱們就別去了,要不明天中午一起吃飯,下午我陪你去?
這樣,在事實層面很清晰,同時做了自我暴露,讓對方嘗試理解自己當下不想去的原因,並且清楚明白地說出了自己的訴求,以及彌補的措施。這樣,即使是拒絕,也可以拉近彼此的關係,讓女友也覺得,這個時候再堅持,就顯得自己有些無禮了。
02
讓共情發生的因素
共情只會發生在與自己有關聯的人身上感同身受其實是因為這個人身上的某些特質與我們有關,或者他與我們有相似的地方,我們就比較容易產生共情。
比如最近深圳有個網紅因為買房被中介曝光跳單,而在網上則出現了兩種聲音。一種聲音是站在同情中介一方,覺得中介也付出很多,她這種行為違背道德,甚至可能是違法的;另一種聲音則站在購房者一邊,覺得中介不過是帶去看個房就收這麼多錢,很不合理,買家貨比三家沒什麼不對。
兩種立場跟自己的相關性在於,我如果是買家,我當然想少支付費用,所以是支持者;而我做為給別人提供過服務的人,白辛苦一場當然很委屈,則會是反對者。
電視劇《三十而已》之所以爆紅,是因為這部劇在創作過程中搜集了網路上爭論最多的話題,比如小鎮青年在大城市打拼,大齡女性相親經歷,全職太太,老公出軌等等,這些內容都能戳中觀眾的內心,尤其是擁有一個完美的太太之後男人還要出軌小三,讓很多女性恨得牙癢癢,這些都是在用藝術形式製造與觀眾的關聯,去共情觀眾。
進入同一系統我們與溝通物件總是處在觀察者與被觀察者的位置,而每個人可能擁有的知識、家庭成長背景、性別身份、職業經歷等等就會構成不同的認知情感系統。
如果這樣的系統重合度越高,則對另一個人的行為或者語言的解釋就越準確,也就是,他們可以在相同的語境下進行交流。
比如來自兩個家庭的伴侶,一個是來自農村的鳳凰男,一個是來自城市的富家女,兩人在家庭成長背景上非常不同,那麼,他們在對待金錢的態度上可能會有非常大的差異。當富家女花一萬塊買個包,這對平常吃個25塊錢盒飯都要掂量一下的鳳凰男來說,就很難接受了。
如果想要讓共情發生,我們就需要首先了解彼此係統中的不同,嘗試進入到對方的系統中,這樣才能看清對方的需要,給出恰當的迴應,而對方也才能感受到被理解。
模仿與從屬同理心,通常指的是我們看出和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和動機的能力與意願,這實際上是一種從屬的結果。
我們會無意識地使用模仿的技巧去共情對方。比如朋友的親人去世,我們會自然地避免穿鮮豔的衣服,避免說笑,而會表情凝重,聲音低沉,無意識地模仿朋友的行為。
模仿會讓我們與溝通物件調諧到一個同頻的狀態。比如我們與小朋友相處時,會模仿孩子的語言,這就會讓孩子產生信任、親密的感覺。或者閨蜜們出行時穿著同樣的衣服,讓她感到自己是歸屬於這個小團體的。
03
共情的結果是讓自己受益
中國有句古話,以其人之道還制其人之身。實際上,就是以別人對待我們的方式來對待他人,反之,假如我們想別人如何對待我們,我們首先要用這樣的方式來對待他人。
每當我們做出一個決定時,我們需要先問問自己,假如這樣的決定,這樣去溝通,對別人會產生什麼影響?他會怎麼想,有什麼感受,他又會如何迴應?這被社會學家喬治.赫伯特.米德稱為“理想的角色扮演”。
這個反問並不是去獲得別人的肯定,獲得別人的許可,而是讓自己獲得一種選擇的能力,可以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看見對別人造成的影響,並且可以坦然地承擔選擇所帶來的結果。
我們的幸福來自於良好的人際關係,而良好的人際關係在於認識我們自己。而對自己的瞭解,是透過關係這面鏡子,透過與他人的互動去看見他人、看見自己的。
正如本書作者巴克所說,我們透過共情離開了自己的世界,進入一個共同的世界,最後發現,在這個共同的世界裡,我們並沒有遇見別人,而是看到了自己的映象和未來潛在的可能性。
讓我們一起練習共情,因為最終它將返回到我們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