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幸福實驗室》——中國首檔大型心理學真人實驗體驗類節目,豆瓣評分8.6分。在這部高分綜藝裡,我們看見了普通人的婚戀狀態。

所有的親密關係都是需要在關係中歷經磨難,慢慢地長大。在一段戀愛中,如果雙方的情感是相對比較穩定的,而且雙方的人格也都很健全,那不管是什麼樣的年齡組合,兩人之間的親密關係也不容易出現太大的問題。

可是,在親密關係中,往往兩個人是不成熟的,會透過彼此相互支援的關係來讓這段關係逐漸發展成熟。

戀人們需要處理的課題是很多,比如像矛盾重重的姐弟戀可能還需要對童年的創傷的課題進行處理。童年給大家帶來了很多的影響,會影響你日後對關係處理的觀念。

為什麼每一對的親密關係總是有傷痕累累的事情存在呢?

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對愛的錯誤認知和理解,讓人們總是會用愛的名義去傷害到對方。其中的錯誤認知之一,就是認為要找到真愛,生命才會變得完整。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而又完整的個體,是不需要別人來讓我們自己變得完整的。

如果你感到自己是找到了真愛,你的生命就趨向於完整了,可是你想要繼續維持這段親密關係,會經常忍氣吞聲,壓抑自己的想法和需求,竭盡全力去配合對方,最後要不是在沉默中爆發,或就是在沉默中讓自己越來越痛苦。

錯誤的認知之二,就是認為這個世界上是存在完美伴侶的。現實是這個世界上永遠不可能有與你百分百契合的人。

如果你全然相信這個世界是存在完美伴侶的,一旦關係出現了問題時,你可能會將原因歸咎於沒有找到對的人,於是,就會狠心地離開,去尋找下一段親密的關係。

第三個錯誤認知在於,簡單地認為相愛和相處是相等的。

實際上,兩個人在相處的時候是需要雙方及時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和渴望的,需要彼此之間進行溝通和協商,同時還需要做出適當的妥協,接納彼此之間的缺點。

如果你認為一個人愛你那就必須得為你改變,那麼你可能就會採用爭吵、冷戰或是威脅的手段想要去改造對方,而對方也不會示弱,會用抵抗或者同樣的方式去進行報復,而這場關係中的親密感和溫情就會慢慢的被抹殺掉,只是給對方留下抹不去的傷痕。

錯誤的認知就是認為愛會永恆存在。

如果你沒有把愛真正地付諸於行動,愛裡的情緒就會消退。當彼此之間的感覺不再時,愛也就沒有了。

人們要如何從認知跳出愛情的陷阱呢?

首先必須要認識到,傷害是力打力的雙向作用,在一段不是很順利的親密關係中,兩個人都是很容易受傷的,這是需要重建親密關係的最重要的一步。需要彼此在親密關係中找到自己的價值。

而價值也就是你想在這一關係中找準自己的價值,並且要知道自己需要做出什麼樣的努力。你想讓你的伴侶如何評價你,或是評價你在這段關係中你的價值,這都是要自己有一個清楚的定位的。

在價值觀的指引下采取行動,要摒棄你腦海中的錯誤認知。

時刻感知一些負面的想法,每當你開始意識到自己被錯誤的想法所控制的時候,需要關注自己的行為是否與價值是相一致的,是否具有效性。

我們每個人都要先了解自己,要知道如何去正視自己的感受,更加高效的地去處理負面情緒。我們需要用怎樣的行動來修復親密關係呢?

首先就是要留意自己的真實情緒,當你意識到自己開始有負面情緒後,需要你透過正念呼吸來使自己平靜下來,然後勇敢地承認自己的情緒,並用語言將自己的情緒表達出來,幫助你自己從情緒中逃離。

為自己的情緒騰出一點空間,使它自然地安靜下來;最後讓自己的情緒離開身體。

其實很多時候爭吵並不是一件壞事,好好爭吵可以讓你去直面問題,可是在爭吵之前你必須得想清楚自己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真正高效的爭吵是不會採用命令、諷刺的語氣,也不會做出傲慢和輕蔑的表情,不去翻舊賬,也不聯合第三者去攻擊自己的伴侶,不要用尖銳的語言去揭開對方的傷疤。把你的伴侶當做自己的知己,學會用禮貌且溫和的態度讓對方感知到你自己真實的想法和感受。

要在生活中多多地展示自己的愛意,就像彼此在聊天時就不要去擺弄手機,需要進行眼神的交流,用心去傾聽對方的困惑;多多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多和自己的伴侶牽手和擁抱等。

親密關係中的錯誤認知就是愛的陷阱,它是我們奔向幸福生活的絆腳石。

要知道兩個人在一起從來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是需要雙方能夠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渴望的,需要彼此之間的協商,也需要彼此之間相互的忍讓和妥協,當我們真心去接納對方的不足時那麼經營好一段好的親密關係其實並不是什麼難事。

我們要做到行為的有效性,多去做有價值的行動。

人們感知的愛的感覺是來來去去的,當你的愛的感覺缺席時,那愛的行動就可以重燃愛火。

如果你想要擁有一段非常優質的親密關係,就需要承受住一系列痛苦和壓力,這樣的親密關係才能持久。我們要認清事實的真相,並願意為這個真相努力的付出,這樣我們才能夠擁有真正的幸福生活。

- The End -

作者 | 胖迪兒

編輯 | 一粒米

參考資料:[1] Harrison, M. A., & Shortall, J. C. (2011). Women and men in love: who really feels it and says it first?

[2] Wilkins, R. and Gareis, E. (2006). Emotion expression and the locution “I love you”: A cross-cultural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30(1), pp.51-75.

5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結婚四年,冷漠如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