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引言:步入 21 世紀新的一年,現代社會飛速旋轉。社媒技術的高度發展,將思念與牽掛化作無線電波穿梭在城市森林。而我們也從小孩子慢慢長大成外表成熟的大人,臨近過年,你是否還會嗅到濃濃的年味?

談到年味這個詞,對於大部分的零零後是沒有概念的,而對此有特殊情懷的群體,大概也已過而立之年。對於這些經歷過較長時代變遷和過度的“大人們”,他們的生活中定然少不了“往事無蹤,聚散匆匆,今日歡娛幾客同”這類感慨。

其實,所謂以前“年味足”,完全被平時生活相對匱乏的狀態烘托出來的。把時間放更久遠些,年味的意義,本質上是農業社會對勞動者匱乏感的一次性集中獎賞。

相比今日,之前的經濟規模、文化多樣性以及思想的開放程度基本是蜷曲的。社會群體分工也沒有細化,所有人的生活、生產模式高度趨同,早出晚歸,按部就班,養家餬口。平日裡緊衣縮食,兢兢業業,除春節這等重要節日才會適當消費,添新衣、改善伙食。

平日裡忙於生計,親鄰往來較少,走親訪友也沒有過多的伴手禮,純粹的問候便會喜笑顏開。對於那個時代的年味,所有人都心有默契,艱難地做著這種“延遲滿足”。共同約定,把一年四季所有的辛勞、壓抑、思念,對美食華服的嚮往,假期娛樂的渴望,以及對闔家歡樂的諸多訴求,在農曆新年這幾日,一次性集中釋放、消耗、分享、滿足。

新年歡慶是一種族群共有的文化儀式,凝聚族群的儀式,從置辦年貨、貼春聯、放花火、年夜飯、拜年、趕年會……這已然是烙進群體骨子裡的文化、心理認同感,這就是年味,是大家情感和精神的需要。

人的情感和記憶是時代難以消磨的文化載體,春節的習俗與飲食、生產等息息相關,而由於工業化的加速和資訊化、數字化、智慧化的加速,導致社會環境劇變,但是人的認知和心理卻不能跟上時代的變化。

在今天這個資訊爆炸、交通便捷、物質豐富的年代,所有享受都沒了期待和新意。時代的變革,沖淡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核心,只剩下拘泥於節日禮節性的客套和敷衍。相比過往的幸福,自然會感嘆年味今不如古。

“我會見到你,事隔經年。我如何和你招呼,以淚眼,以微笑,以沉默?”

社會進步是時代的必然,我們一直推崇、懷念、希冀的年味,其實是農業社會特有的東西。它必將隨著現代化的快節奏延伸發展,而被永遠沉澱在歷史的灰燼和文明迭代的塵埃中。

年味,總會伴隨著一代代人的記憶勾勒出屬於他們的美好畫面,遺憾的人永遠也不會停止呼喊,記憶和回憶是人性的本能。那些所懷念年味,其實不過是單純對當下失落的補償。

和光同塵,與時舒捲,戢鱗潛翼,思屬風雲。每個人獲得精神享受不僅透過回憶可以做到,還有向前的眼光、當下的願望。

7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年底要賬要出來一堆心酸事,家有賢妻還不知道珍惜,真搞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