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過年,一切都是喜氣洋洋的,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臉。但是,朋友卻高興不起來,因為她被公司辭退了。她跟我抱怨:“我每天都是第一個去公司,都是最後一個下班。對待領導的要求,從來都是有求必應。我就想不明白了,為什麼被辭退的會是我?”
“今年真的是巨倒黴的一年,不對,是我二十多年來一直都這麼倒黴。不管做什麼事,得到的都是最壞的結果。”看到她說的這番話,我也很無奈,因為她如今的處境,就跟她曾說過話一樣。
你經常掛在嘴邊的話,暗示了你的未來
朋友是一個比較“喪”的人,還跟其他人表面說自己不行,暗地裡努力的人不一樣,是真的“喪”。面對未知和沒有做過的事情,總喜歡說:“我不行,我不可以的,這太難了,我做不到!”把這些負面消極的話掛在嘴邊,跟口頭禪一樣。
她的未來,也跟她說的這些話一樣,幹啥啥失敗。而這些失敗的經歷,讓她更覺得自己做不到、不行,進而形成惡性迴圈。
為什麼她說自己不行,到最後自己就真的不行呢?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就是你經常掛在嘴邊的話,暗示了你的未來。
1、心理學上的自證預言:個體會不自覺地按照已知的預言行事
自證預言是心理學上一種常見的現象,指人們會不自覺地按照已知的預言行事,最終令預言發生。因為人並非被動的由環境影響,而是主動的根據人的期望,做出與之相對應的思想和行為反應,最終讓期望實現。
你經常掛在嘴邊的話,暗示了你的未來
說白了,就是你認為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那你最終就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舉個例子,倘若你覺得自己學習成績不好,是個不折不扣的笨蛋。那你的反應行為會主動符合這個“架子”,從而不去努力。當考試成績出來之後真的不好,你就認為,自己果真不是讀書的料。
這個心理學知識告訴我們,你認為什麼,你就會相信什麼。你相信什麼,你就會怎麼做,從而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朋友覺得自己是一個很倒黴的人,所以她就盯著生活中,那些讓自己很倒黴、很不愉快的事情,進而證明自己的想法是對的:自己果真倒黴。換言之,個體看到的並非是事實的全貌,而是他們喜歡、願意看到的。
2、信有則、不信則無
我們經常說這樣一句話:信則有,不信則無。這句話也很好理解,若你相信,那便是真的,若你不相信,那便是假的。這句話看似不靠譜,實則跟自證預言聯絡密切。
你經常掛在嘴邊的話,暗示了你的未來
用托馬斯的一句話講,就是:任何對局勢的定義都將影響當下。個體的行為,受到情緒主觀認識的影響。也就是說,你的想法和看待事情的觀點,將會影響這件事的最終發展。而你本身,卻意識不到這個問題。
這個定律,與俗語“信則有,不信則無”的觀點不謀而合。這不是唯心,而是當你認為某件事在那個情景中時,你會無意識地把所有事情往你認為方向嵌合。所以說你認同的觀點,你經常說的話,暗示了你的未來。
3、自證預言的兩面性
自證預言也是有兩面性的,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
你經常掛在嘴邊的話,暗示了你的未來
例如,考大學的時候,你相信自己會考上最好的大學,那你就會更有動力,離這個目標也就越近,實現的機率也越大。
當你不相信自己考上的時候,就容易自怨自艾、悲觀面對,行動上也是消極處理。因此,就不容易考上,進而實現考不上的預言。
所以說,積極的自證預言,起到正向的推動作用。消極的自證預言,則起到負向的阻礙作用。而這,也會嚴重影響我們人生的走向。
因此,避免、糾正消極的自證預言是很有必要的。
4、如何糾正消極的自證預言?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凡事不是先有回報再付出,而是付出了才可能有回報。看清邏輯錯誤的預言,才能不被左右。
你經常掛在嘴邊的話,暗示了你的未來
例如,在工作中,有些人會因為領導不喜歡自己,或是工作氛圍不是自己所喜歡的而消極怠工,這種邏輯就是錯誤的。正確的邏輯是,這一階段的工作是為了以後的自己。
如果想要獲得領導的認可,或是擁有自己喜歡的工作氛圍,要更努力才行,因為只有這樣,才有選擇的權利。
人的本能之一,就是逃避,逃避生活中讓自己覺得困難的事情。正如上坡比下坡困難一樣,向前的路總是不好走的,也總是容易害怕的。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假裝自己可以,從而利用積極的自證預言。當你給予自己積極的暗示後,就可以透過不斷地努力去實現之前的預測。
你經常掛在嘴邊的話,暗示了你的未來
通俗的講就是,當你相信自己會成功的時候,才有可能成功。若你都認為自己不行,那必然是不可能成功的。畢竟,有時候不是能力問題,而是心態問題。
綜上所述,個體經常掛在嘴邊的話,的確暗示著一個人的未來。這也提醒我們,要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糾正消極的自我預言。
網友們,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