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我媽覺得兩張優惠券快到期了,如果不是我太久沒去澡堂了,如果澡堂可以玩手機,就不會有這篇日記了。
自從有了手機以後,生活好像離不了手機了。尤其是寒假以來每天的screen time越來越長。每一天細細思考事情的時間感覺越來越短,腦子不斷接受著資訊,卻疏於加工。這麼久以來,我覺得考試和洗澡是最能思索事情的時刻。考場上用不完的時間和洗澡時自由自在的時間,都可以思緒紛飛。
對我來說,不同之處在於在考場上,我心裡想的更多的是自己。面對不會寫或者瞎編的試卷,我這會想自己怎麼這個不會那個也不會,會想下一步該怎麼做,會想以前的哪一次考試發生了什麼。這個時候就會覺得也會驚訝自己怎麼會記得那麼久的事情,那些看似早就忘了的東西原來這是在腦子的一角蒙上一層灰塵一樣,當自己思緒紛飛,灰塵散去,那些事情就又重新出現在眼前。距離最近的一次考試就是考研。三個小時,寫完卷子就開始想自己之前的種種,開始想自己是什麼時候做了考研這個決定,又是什麼時候自己暗戳戳的沒有告訴他人放棄了,開始想大四上實習究竟對我準備這次考研有沒有影響(最後得出了結論,沒影響,我就是自己作,自己是個憨批),開始夢想考完以後的日子(事實證明,考完試第二天就回到中學實習,然後補實習材料)。考試,讓我審視自己。
洗澡有兩種,一種就是在澡兒堂(總感覺在澡後面加個兒化音視覺上不適,但我就是這麼讀的),另一種就是淋浴。在南方的這幾年,逐漸養成了一天一洗的習慣,如果浴室沒人的話就開著手機放歌,邊放邊唱歌。有時候也會遇到其他人放歌,根據我的觀察,周董的歌最常在宿舍套間出現。我自己就邊洗邊唱。如果有人的話,就會大聲聊天,有時候也會在浴室和舍友聊天,或者大聲笑,或者小聲八卦。去年因為疫情,也沒去成澡堂。昨天去了一趟,自己一個人跑在池子裡,想象裡也真是天馬行空。牆壁上掛著承諾每次搓澡不少於12分鐘,還寫了投訴電話,但這好像並沒什麼用。面對臉上沒一點表情的搓背工,本來我只想搓澡,最後也弄了個的套餐A(搓背+搓泥寶+打鹽)。沒表情的搓背工給我帶來一種很嚴肅的感覺,後來索性就躺在搓背的床上,完全放鬆下來,開始想起想八。
不得不說,相對於各種衣著掩蓋下的形形色色的人,澡堂的每個人都是赤裸裸的。如果不是有特別活躍的同伴,一個人或者兩個人洗澡都會比較安靜。在這裡面見到的人,早在出生時就被別人看光了身體。隨著年齡的增長,懂得越來越多,心裡的東西也越來越多,繞在身體旁的各種各樣的牽掛也是越來越多。如果這水能洗掉心裡的雜念,那是甚好的。但是每當洗好以後,只有重新走出澡堂大門兒的那一瞬間,會覺得神清氣朗。
對於我來說,隨著神清氣朗而來的,仍是心中的或多或少的在別人眼裡不值一提的瑣事。有點潔癖的我,還要想辦法避開車輛,想辦法不讓手和臉以外的地方直接接觸空氣。這可真是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