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倒計時三天,想好怎麼過了嗎?
因為疫情,今年大家回家的路都充滿了變數,計劃不斷調整,車票也訂了又退......但如今,對很多人來說,“原地過年”已成定數,甚至要經歷人生第一次不在家人身邊,獨自在外過年。
雖然以往也有過“過年不回家”的經歷,但這種有些“被動”的選擇還是讓人生出很多無奈。
很多人都有過不回家過年的經歷,第一次的記憶則更為深刻。在遠離家人的第一個春節,大家都是怎麼度過的呢?我們問了一些朋友,得到了這些“第一次在外過年的故事”。
百般滋味,皆是生活。
“大家舉杯歡慶新年的時候,
我們在忙忙碌碌”
@這個冬不是這個東
2014年學校安排實習,我們在酒店當服務員。那年第一次沒有回家過年,酒店的年夜飯早早就定滿了,大家舉杯歡慶新年的時候,我們在忙忙碌碌。
年夜飯結束後,我們開始打掃,我想早一點下班回宿舍休息,可能是太心急了,端起來的盤子直接從最下面那塊裂開。手割破了,當時沒哭,掃地收拾垃圾。
下班之後坐上回宿舍的大巴,沒有管車上有多少人,哭了起來,打電話給爸爸媽媽,是哭著的。當時不懂事吧,只是單純想家想訴苦,回想起來,那通電話一定讓爸爸媽媽擔心了。
“新年的第一個日出”
“路上沒車沒人,
也沒什麼燈,特別荒涼”
@阿貓,25歲,廣州
13年,我17歲,一個人從廣東來北京參加一場考試,沒想到考試要考這麼久,直接在外面過了個年。
當時來考試的好多人都沒回家,大家七八個人聚在一起過年。也沒什麼特殊的活動,一群人在馬路上瞎晃。我還記得那條馬路很大很寬,路上沒車沒人,也沒什麼燈,特別荒涼。
那一整天,感覺都過得暈乎乎的。最後繞了一圈,在麥當勞吃了晚飯,回到住的地方,繼續畫畫。
那時候還沒有智慧手機,用手機給家裡打了個電話,電話那頭的爸爸媽媽在吃年夜飯看春晚,囑託我注意安全,這就算是過年了。
“年夜飯是
隨手買的小零食和可樂”
@小三角,26,廈門
有過四次在外過年的經歷。第一次是在小學五年級,離家去上海的舅公家過年。當時還小,而且舅公家有很多小朋友,所以不在家也不覺得難過。
長大後其實我還挺討厭過年的,一到過年就被親戚們抓住,問考試成績怎麼樣?有沒有男朋友?未來怎麼打算的?大學畢業後我 gap 了一年,不想學習也不想工作,整個人又迷茫又焦慮。年底的時候,我一個人跑去南美洲想散散心。也不算是逃避過年,只是剛好碰到了,那是我第二次在外過年。
在國外,其實沒有過年的時間感。我甚至也忘了過年這件事情,一直到跟的團裡一個學過中文的女生跟我說,“今天好像是中國的春節”,我才意識到,哦原來年不知不覺地就過去了。
第三次在外過年是在丹麥讀書的時候。那天其實我還在上課,朋友來找我玩,因為丹麥學校不點名,我就翹了幾節課跟她一起去了冰島。朋友一直聽我說丹麥本地的泡麵如何的難吃,她特地從國內帶了一大袋的鮮蝦魚板面過來,中午飽餐了一頓泡麵+大白菜。那天晚上,我們去看了極光,年夜飯就是隨手買的小零食和可樂。
第二年,因為留在學校趕論文,我又是一個人過年,給自己做了年夜飯,雖然賣相一般,但還是很好吃的!
“給辛苦趕論文的自己做的年夜飯”
我好像已經有點習慣不在家過年了,一個人過年其實也挺開心的。給第一次在外過年的朋友們的建議就是:吃好喝好保持好心情!
“那天包了整整一個下午,
一共十盤餃子”
@P. ,26歲, 漢中
2015年作為交換生來到法國讀書,那是我第一次在外過年。
由於冬令時,和中國有七個小時的時差,我記得春晚開始是法國時間的下午一點。我和舍友兼好友上完早課,果斷翹課回家,一路上還憤憤地說,“什麼都不能阻止我過年!”(逃課逃的也是有理有據)
約了三個好友一起來家裡包餃子,包的是白菜豬肉和什麼牛肉餡的。我們把電腦放在餐桌上,圍坐一圈,直播春晚。那年好像是第一次有“搖一搖搶紅包”的活動,我們幾個滿身麵粉對著電腦一通狂搖,結果一個紅包也沒搶到哈哈。
那天包了整整一個下午,一共十盤餃子,吃了三盤,送給房東太太一盤,剩下的足足吃了三天。雖然在國外,可從睜開眼的第一刻起,看到家人朋友發來的新年祝福,就感受到了滿滿的年意。
餃子(上下兩層)
畫了一幅全家福
今年,我裸辭了北京的工作,三年的北漂生活被我打包寄走,準備換個城市生活。不知道未來怎樣,但依舊心懷希望。早早地回到了家,準備和家人一起過年。
“找遍了半個漢口,
最後只買回了肯德基”
@毛竹,33歲,廣東2010年,我剛滿二十二歲,大學畢業。十月份,我接到了小姨的電話,母親的情況很不明朗,馬上回家。父母在我小學五年級時分開,高二的時候我被接回母親身邊,因為沒有長時間相處,加上兩個人的性格原因,關係算不上親密。
托熟人幫忙,在人滿為患的協和醫院找到了一張十幾人大病房的床位,檢查結果出來的那一天,護士都感嘆,“這麼年輕就得了癌症,好可惜”。母親是宮頸癌中晚期,已經擴散,需要先進行三個療程的化療,再做手術,每次做完一個療程的化療需要休息一段時間,所以手術日期就在大年三十前幾天。
那一層基本上都是癌症患者,平時除了化療、放療沒有其它治療,大家都協調好了時間,在年前出了院。整層樓除了值班醫生和護士,就只剩我們,平時吃的那些飯店小攤在年三十那天都歇業。2010年沒有美團,我找遍了半個漢口,最後只買回了肯德基。剛剛手術完的母親,因為虛弱和化療帶來的忌口,只象徵性地吃了幾根薯條和一塊雞翅。
十天後,還插著尿袋的母親順利出院。雖然11年又復發了一次,但是再次死裡逃生,活到了現在。我們的感情在這次經歷裡有了質的飛躍,成為了彼此的依靠,彌補了之前的空缺。
去年夏天的合照
今年春節我還是自己在廣東過啦,因為疫情反彈,去年母親被迫在我這裡困了四五個月,我們雖然愛對方,但是還是沒有辦法朝夕相處。
“不覺得孤獨,
內心很平靜,前所未有的平靜”
@Victory,26歲,杭州2019年沒回家過年。別人不想回家是身不由己,我不想回家是心中有怨氣。
2018年在家過年,因為一點小事和我媽吵了一架,應該是原本堆積的憤怒在那一刻崩塌了。我歇斯底里地砸了很多東西,說了很多傷害她的話,之後就是眼淚和憤懣交替難眠的幾日,那時我在心裡說“真不想在家裡過年”,想逃去很遠的地方一個人待著。
所以第二年,我堅決地選擇留在異地獨自過年,並計劃加完班就約好同伴一起出國旅行。當然要做這個決定又經歷了一段小坎坷,免不了父母和親戚們的不理解。
第一次沒有回家過年,感覺挺奇妙的。不覺得孤獨,內心很平靜,前所未有的平靜。窩在離老家三千多公里的出租屋裡加班,連著一週居家辦公。以往都是和父母坐在客廳看春晚,那次只有我自己在電腦上看春晚,心裡卻莫名踏實,心想著我老年大概也是這樣一個人度日吧。
這份踏實讓我獲得了微薄的溫存,彷彿世界是一塊貧瘠的荒漠,而我在這片荒漠上找到了屬於我自己的屋簷,我不再需要面對任何人。
已經過去兩年了,我還是非常懷念2019年的春節。那一年裡我最珍貴的快樂和回憶都聚焦在春節剛過的國外旅行中,24小時的路程,12個小時的長途飛行,古雅風情的老城,白雪環繞的高加索山脈,孤獨深邃卻充滿力量的黑海......不禁想起一段話:“逃避的方法有時是往上爬,去爬山,有時是往下掉,掉入地球內部,有時是平面行走,到遙遠的國家旅行。”
“一個人的除夕
跟平時差不多”
@官人官,30歲,深圳
2019年6月,親人癌症加重,從深圳回雲南老家探望。舅舅跟癌症抗爭了好多年,放化療也做了好多,在這個時候更嚴重了。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上,我很難切身體會他所忍耐和承受的痛苦,除了握住他的手,安慰他,我不知道還能做什麼,對自己的無力深深地自責。
回深圳後,我查閱了些資料,想讓舅舅去國外做質子治療。還沒來得及告知,11月就收到舅舅過世的噩耗。得知這一訊息的時候,我的心劇烈怔痛,卻沒有哭。自己是留守兒童,從小舅舅就如父親一般給予照顧和關懷,讓我有了別樣的父愛,我卻沒有像兒子一樣去回饋他。每每想到這些,心裡十分愧疚和懊悔。
再次趕回老家的時候,在靈堂看到了舅舅。一切都顯得不真實:此時的舅舅儼然不是往日高大嚴肅的形象,卻顯得渺小而瘦削,他就像一粒塵埃。悲傷將我擊得粉碎,我緊緊抱住表弟,放聲哭泣。
舅舅的事情讓我更想和親人們相擁,愛護和珍惜身邊的愛人們。
由於常年在外工作,基本上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會和家人團聚。2020年春節因為疫情,在深圳工作的我不得不第一次留深過年。
一個人的除夕跟平時差不多,沒有豐盛的年夜飯,也沒有熱鬧的春晚,跟家人通了幾個電話算是拜年了,到點睡,大年初一去上班,一切都很平靜。因為沒有家人在身邊,一切的形式都沒有了意義。
工作上專案進展並不順利,過年期間申請加班。別人都熱熱鬧鬧過年,自己冷冷清清加班,內心卻是很平靜的。出門在外,報喜不報憂,任何事都要自己扛下,不能讓家人憂心。
2021年的春節,疫情不斷,大機率也是一個人過了,我會好好做頓飯,看看春晚,跟家人通電話,一起“雲過年”。
很多人異地過年,出於有各種原因,或好或壞。我也囿於生活的雞毛蒜皮,我也有同樣不回家的理由,但是如果有機會能和家人團聚,我一定會珍惜,不丟失家的溫暖。至少,他們還健在。
“時隔五年,
我想抱著我的狗
和媽媽一起吃年夜飯”
@寬、30歲、珠海2015年第一次在外過年。
可能因為一直以來沒有長期離開過家鄉,加上14年大病一場,我腦子裡只想儘可能出去,去世界上的某個角落,感受一下平時不曾有的東西。危險也好,孤獨也好,總之是離日常遙遠的就好。
當時克里米亞剛納入俄羅斯的管轄,我偶然在網上看到了一張照片,一張海上的十字架的照片,然後瞬間決定要去找到那個地方。就好像《飛屋環遊記》裡尋找天堂瀑布一樣。
幸運的是,在除夕那天我找到了海上的十字架。沒有想象得那麼美,在一片懸崖海岸邊,走下懸崖有一小塊碎石灘,一個小男孩和三隻貓坐在那裡。我們互相看著對方,沒有說話,一直到我離開了海岸。
晚上回到住處,克里米亞還是戒嚴狀態,沒有找到合適的年夜飯,我就在樓下的小商店買了拇指餅乾和一盒乳酪,吃得心滿意足。當時好像沒有一個人過年的孤獨感;沒有找到夢中場景的興奮感;也沒有因為沒陪家人的愧疚感。
大年初一的早上,樓下咖啡店的女生一看到我就和我說,“新年快樂”。我說不上來就是很開心,可能內心還是會對“年”有所期望吧。
15年這個春節之後,我開始留學,直到20年畢業才回到國內。回家的車票已經買好,只希望疫情能有所控制,時隔五年,我想抱著我的狗和媽媽一起吃年夜飯。
“拿來了一隻空杯分了酒,
祝福遠處朋友和我自己:新年快樂。”
@Jasmine ,36歲
2016年春節假期,我只身去了京都。在那之前的三年公司創業期,我每天平均睡眠不足3小時,情緒也出了很大問題,易怒、易憂傷,整個人身心俱疲。我退出業務一線,但這是一個需要漫長恢復的過程。
林文月先生的那本《京都一年》讓我愛上了京都。當我感到我的身心都到了極限的時候,我希望去一個沒有人認識的地方,且是春節這樣的節點的時候,我去了京都。
七天的行程我沒做任何攻略,也不趕時間,每天睡到自然醒,在住地用完早膳,出去隨便走走。京都是那種一步十景的城市,無論你走在哪裡,隨便用手機一拍都是畫。隨意走,看來往的人、車,聽著這個城市並沒有多少喧鬧的噪音。
去之前預訂的住地
到達的第三天就是除夕。一個人行走的最大便利之處就是可以隨心所欲。年夜飯的選擇也是如此。因為想在附近的一家有著350年曆史的懷石料理店吃年夜飯,便在黃昏前到達南禪寺,700多年曆史的寺院。
我去到店裡的時候還沒有客人到,料理有兩道,先是豆腐鍋。手磨豆腐,吃到嘴裡細而清潤,令我即刻懷念小時候在鄉下與母親一起做豆腐的溫熱歲月。豆腐鍋結束,是魚鍋,單一的味淋、薑絲調料成就了純鮮的美味。
我叫了酒,春節怎麼能沒有酒呢?我邊吃邊歇息,看看周圍人的熱鬧與溫馨,便不自覺嘴角上揚。美食最能讓人內心感覺到踏實、滿足,也願意祝福。
那年春節,我朋友Krystal去了韓國。我們約好除夕夜即使在不同的地方,也要舉杯相慶新年。她即時發來她在韓國街頭的空鏡照片,我讓老闆娘拿來了一隻空杯分了酒,祝福遠處朋友和我自己:新年快樂。
出門的時候,我回望了一眼已經基本收拾妥當的店鋪,四個小時的共渡裡,我一個人極大的享受了自由與自在。也在異國他鄉渡過了我的除夕新年。
我常說旅行其實不能解決所有我們遇到的問題、煩惱,但卻是我們想要暫時跳出當下的纏繞的最好方式。旅行於我,最認可的意義是遇見美好。不管是人、還是事。越是遇見美好,我們便會更能學會感激、學會珍惜。也學會輸出美好。
提起過年,每個人的記憶都不太一樣。小時候總是期盼著每年的春節,長大後這個一年中最特殊的日子,漸漸變得稀鬆平常。
如今回不去家了,好像覺得心裡空落落了起來,才意識到那些獨屬於每一家的年味兒早就成為了生活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些被視為平常與無趣的時刻也無比值得懷念。
這兩年,大家都挺不容易的。
無論是能回家與家人團圓還是獨自在外過年。
願大家都能過個好年。
⚪
還記得你第一次在外過年的場景嗎?
今年的除夕你怎麼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