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又過去了,我們隨著時間增長了一歲,而時間增長的不只是我們的年歲,還有千千萬萬個媽媽的年歲。央視和《少年派》裡曾經做過陪伴父母的時間統計,如果按照每個人平均年齡75歲算,也就是900個月。在大部分人已經結婚生子的時候,媽媽們已經60歲左右,她們的生命已經過去了一大半(如圖1)。我們看似還有15年可以陪伴他們,但我們很忙忙著工作、忙著掙錢、忙著照顧子女。所以我們不能每天都在父母的身邊,大部分人也並沒有和父母住在一起。如果我們平均每星期都能抽出一天的時間陪媽媽,剩下的15年我們能陪伴他們的時間是2年,也就是24個月(如圖2)。但這24個月裡我們並不是都在媽媽的身邊,我們需要吃飯、睡覺、刷影片、看淘寶或玩遊戲。假如我們每天抽出2個小時和媽媽坐在一起聊天,那麼我們還剩兩個月的時間(如圖3)陪伴媽媽。但我們知道我們每次回家真正陪伴媽媽的時間可能一個小時都不到。如果我們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感覺不到歲月留下的痕跡。請回到家的時候,仔細看一看媽媽頭上日益增多的白髮;看一看媽媽臉上的褶皺;看看只有幾顆撐著門面,裡面已經全部壞掉的牙齒;看看她後背已經鼓起的小山包。
圖1
圖2
圖3
媽媽這個角色是個神奇的存在。媽媽是個“善變”的角色,有的女孩平時看起來嬌生慣養,好像是弱不禁風的樣子,卻在懷孕後堅持要順產生孩子,因為這對孩子好;媽媽是個“幼稚”的角色,前一段時間不知道從哪裡傳出來的(最有可能是商家)謠言說給兒子買兩瓶罐頭,16個雞爪對兒子好。可能媽媽也不清楚孩子吃了這些東西到底有什麼好,是能多掙錢還是能走大運。在我們看來除了吃下去以後頂餓,增加點血糖給商店送點錢,好像也就是這些。我們的第一反應肯定是騙人的,並且還會勸媽媽不要相信,或是媽媽買回來因為太甜或是嫌棄都是垃圾食品根本就不想吃。但是媽媽們聽見這樣謠言就像領到聖旨一樣,馬上奔赴商店,並且還要看著你吃完,彷彿你吃的不是罐頭和雞爪,吃的是靈丹妙藥,吃完就會身體健康五福臨門。媽媽是個“孩子”一樣容易滿足的,卻又內心矛盾的角色,我們有時候會給媽媽買衣服。媽媽會很生氣,嘴裡不停地說:“買這些幹啥,我有的是衣服,我啥都不缺,別亂花錢!”但我們不知道的是她們的內心有多麼高興,她不是高興衣服有多麼的漂亮多麼的合身,而更高興的是你惦記著她們心裡有她們。我們更不知道她們會馬上轉頭向她們的親戚朋友炫耀說:“看!這是我閨女(兒子)給買的,我閨女(兒子)可惦記我了” 臉上帶著自豪滿足的笑;媽媽又是個“吝嗇”的角色。我家進了一箱獼猴桃,好的都留給我吃了,有些太軟有點像壞掉的就被媽媽吃掉了。一次媽媽把已經剝掉皮的獼猴桃遞給我,我的肚子有些發涼就說:“媽你吃吧,肚子有些涼不吃了。”我媽看了看獼猴桃說:“我吃就白搭了(可惜的意思)”。還有一次我哥惹媽媽生氣,我媽氣囊囊地說:“明天我就帶三百塊錢去買衣服去,這麼細管啥(節省的意思),我得對自己好一點”。過了一會兒媽媽開始收拾衣服,一邊收拾一遍說明天去洗澡。我說:“你不是明天去買衣服嗎”,媽媽仰著頭不好意思地笑了說:“說了就頂(ding一聲)買了”。
也許我們會覺得這樣有必要嗎,又不是吃不上,東西又不貴,何必這樣虐待自己呢?還會勸媽媽不用惦記我們,把自己照顧好就行了。但是這才是媽媽的心意,時時刻刻想著孩子的心意,想把好吃的都留給孩子的心意,一心一意想要孩子過得好的心意,純粹沒有雜質時時刻刻把孩子放在心裡的心意,是那句“我不想住大房子,也不想你有多少多少錢,只要你好好的身體,健健康康地我就知足了”的心意。媽媽的心意我們通常都不是很理解。當然我們也知道讓媽媽放心,大部分時間都是報喜不報憂。可是因為我們的不說媽媽反而更加擔心。媽媽是個偵探,她有時可以憑藉我們的嘴唇的乾燥程度,判斷出我們有沒有吃早飯。會看我們面部表情和聽我們說話的語氣就能知道我們是否開心,是不是心裡有事,是不是和另一半生氣了。因為她們擔心所以更想知道情況,或是我們什麼都不說媽媽只是想了解我們最近過得好不好,她會不斷問我們各種各樣的問題而我們又不想回答,會覺得說了你也不明白。所以就會變得煩躁很不耐煩,甚至對她們大發脾氣。我們似乎從來都不用考慮我們這樣是否會傷害到媽媽,即使意識到自己有些過火好像也不想,或是也用不著拉下面子和媽媽道聲歉,我們甚至會覺得沒關係。其實不過是因為她是我們的媽媽,即使我們有任何錯誤她都會選擇原諒,我們早就習慣了這種原諒,就像每天呼吸著新鮮的空氣,而我們不會對空氣道謝或道歉一樣。所以我們可能對很多人說過謝謝或是不好意思,但唯獨對媽媽說得最少或從來都沒有說過。“兒行千里母擔憂”我們身在外面,誰在時時刻刻盼望著我們,牽掛著我們,為我們在夜裡輾轉反側,嘴裡起了一個又一個火泡?除了愛我們的愛人,還有我們的媽媽!
過年了買好年貨盼望著我們回家。聽到我們要回去的訊息,每天往窗外望幾次。直到聽到我們有事不回去了,似乎“年”也隨著我們一句不回去了消失了。想起了那首《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時代在變生活在變,可不變的是母親心目中對我們的牽掛。如果我們身處家外,請多給媽媽打個電話或者多影片,讓她看看我們讓她放。如果我們回到了家,覺得說“媽我想你了”或是拉著媽媽的手太過於矯情。請放下手機,讓媽媽不要忙前忙後,讓她坐下和她談談我們的工作生活,都遇到了什麼人什麼事。或是聽聽她說的家長裡短。如果媽媽想摸摸我們的手,請用你的另一隻手握住媽媽的手背告訴他:“我挺好的別惦記我了”或是不要把手抽出來,讓她握著吧,因為我們也不知道她的手還能握多久。如果媽媽給我們拿了好吃的,回去吃的時候發現已經變了味道,請不要懷疑,也不要指責。因為她們總是喜歡把自己認為最好的東西留給我們,直到壞掉也不捨得自己吃。請告訴媽媽東西我們都吃了,挺好吃的,但以後別留了,這東西愛壞。如果她們繼續留那就隨她們吧,因為媽媽們在對待孩子這件事上一直很固執,即使我們已經成年或已經結婚生子,她們還覺得我們只是個孩子。如果很不幸你的媽媽已不在了,那麼請珍惜那個像媽媽一樣對待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