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開始我一定要減肥,對,我還要制定一個計劃,三個月減掉10斤…
以後每週看完一本書,然後寫一篇讀後感…
每個週末用兩個小時整理房間…
以後換下來的內衣襪子,一定要當時就洗了,就是五分鐘的事嘛…
每天打卡線上英語課程…
……
我們給自己制定了一個又一個目標,但有多少能堅持下來的,問問我們自己是怎麼半途而廢的…
我們為什麼總是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欺騙?
因為自我和解太容易,有多少人會一直跟自己過不去呢?
就好比硬幣的正反面,無論正面,反面,都是那枚硬幣。
似乎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阿Q精神,總能自我說服。
而造成這樣的因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專注度不夠
生活工作中,我們總是被很多人事打擾,這無可厚非。
而且我們總是在做著自我調整,努力去迎合適應這些變化,美其名曰誰叫計劃趕不上變化呢。
可最後往往是頻於應付,事情只能是做了,和好還差一條街的距離。
而且整個過程中,我們都是被事情所驅趕、所累。
2,時間意識薄弱
很多人都承認自己是路痴,有甚者覺得這個自嘲還有點萌。
但極少數人會承認自己是時間的瞎子。
多少次我們看手機是為了看時間,但最後看的是簡訊,連結,有趣的影片,忘記拿起手機是為了什麼,一番猛操作之後,突然意識到我要幹嘛…
我們普通人真的很難做到說一是一,尤其在時間上。
我們把時間更多的用在了,有趣,解乏,沒營養的事情上,而且還樂此不疲。
不是說把時間花在娛樂事物上不好,而是我們總是把不該使用的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事情上。一時浪費一時爽,爽完之後必悔之,往復而已…
3,自我驅動不到位
懷疑自己,否定自己,自我先放棄了,這件事辦不成。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可能我們大多數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但總是更明白自己不想要什麼。
但即便是這樣有了目標,不能自我鼓勵,不能自我設限,也就不能自我驅動,有句話說的好,你不念物,物不至。
4,“過度自愛”,沒有有效的獎懲
有不愛自己的人嗎?答案顯而易見,愛,很愛,有的甚至還是放縱。
我們太愛自己了,想著那可愛的肉肉,都是花錢一口一口吃出來的,那可是我親生的肉啊…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地狂虐了自己,可肉肉還是驕傲又慵懶的躺在原處一動不動,甚至有點還更加圓潤了…
很多人自我量身打造了一個又一個自我獎懲的辦法,可“過度自愛”卻又犯了迷糊,只看到了獎勵,卻看不到懲罰…
自欺欺人誰不會,自我覺醒才是真。
古來聖賢皆自省,唯有恆者頌遠名。
不得不承認,大部分人的碌碌無為,不是缺乏背景,不是資源不夠,不是沒有嘗試過努力,而是自我欺騙。
願與大家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