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是朵向陽花
媽媽喜歡什麼花?媽媽像朵什麼花?媽媽像朵什麼花?媽媽喜歡什麼花?
母親已近古稀之年,滿頭銀絲,面板鬆弛,眼睛逐漸渾濁,牙齒開始脫落,腳掌、腳後跟總長老繭,步履變得緩慢,腰背不再挺拔,但雙手卻是一如既往的溫暖,臉上的笑容更加輕易地顯露……雖不能時時伴在母親身邊,但母親的一切、以至細微的變化,我卻是熟知的、關注的,而且在寂靜的、或一個人的、或月明星稀的、或心有靈犀的時刻,我總是想起媽媽,想起她的樂觀和堅強,想起她上街買菜,手拿肩扛、不時擦汗;想起她拿鋤頭去種菜,要穿越車流日益密集的公路,又要下到河灘;想起她在沒電的老屋,兩天內只吃饅頭、喝點水、啃個黃瓜,不怕暑熱、不怕蚊蠅,卻心情舒暢,破敗的老屋,母親惦著,每年夏天,隔十天半月就回老屋住兩天。
我常年在外,回家的時間少,逢著姐姐回家看媽媽,媽媽就跟我影片聊天,媽媽總是先端詳我,以問候開場:身體好嗎,冬天時問家裡冷不冷,夏天時問那裡熱不熱等;接著就開始彙報自己的生活狀況,諸如我身體挺好的,我每天早飯後送孫兒上學,地裡又種了油菜、玉米等,菜都長得很好,吃不完就送給鄰居,你妹妹又生了個女娃,你姐姐的孩子上了初中……彙報完畢,媽媽會總結陳詞:家裡都挺好的,你不用掛念,照顧好你自己。母親結束聊天,卻不管我總是意猶未盡,而我除了說我很好之外,其實也沒有什麼具體想表達的,只是想看著母親,聽聽她的聲音。
在與母親的聊天中我總是不能佔據主動,因為媽媽的感覺和邏輯是:女兒獨自遠離了家鄉,孤苦伶仃,沒人照應,而她是駐守在家鄉,有兒女陪伴,有熟絡的鄉里鄉親說話、辦事,因此是強大的,是可以在精神和心理上援助我的,她的彙報可以使女兒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作為女兒的我,自然也不會說生活中的煩惱、困難尤其是思念,因為這樣不僅使媽媽牽腸掛肚,還會勾起當年媽媽不願意我離家千里的心結和埋怨。文藝節目總是喜歡煽情,而媽媽乾淨利落的彙報式聊天,卻是要避免煽情、避免母女眼淚汪汪對視、卻不能擁抱的遺憾。媽媽把幸福、充實、知足和關心都掛在嘴上,讓女兒感覺和知道她的狀況,而其實女兒不僅感覺到了幸福和關心,更懂媽媽深埋的思念和牽掛,老百姓的
,若不能痛哭、不能用眼淚宣洩強烈的情感,若不能擁抱、不能用肢體來表達這種強烈的感情,那就不要輕易說出,否則好像風箏無線、浮萍無根。
今夜我在思念,思念母親……想起一件很小的事,媽媽喜歡撿水瓶、易拉罐等,尤其是夏夜廣場有活動時,人們喝剩的水瓶很多,媽媽便快活地去撿,第二天賣到廢品回收站,換得三、五元錢買個水果什麼的給我們吃,那麼這整整兩天她都會很高興。媽媽的這種喜悅是發自內心的,是做女兒的簡單給她一百元換不來的,這種喜悅是母親這代老人,經歷過三年自然災害、大集體、掙工分生活的老人所特有的。因為撿水瓶勞動量很少卻能即可享受收穫喜悅,再說廢品回收也屬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撿水瓶更是老有所為的價值體現,總之,母親是不怕丟臉的、愉快的、享受的,而且還“耿耿於懷”地與一起撿水瓶的大媽或大叔暗暗較勁。如果媽媽撿得最多,她就會樂得合不攏嘴,如果媽媽撿到一個被大家都遺忘在角落的水瓶,她就會竊喜一番;如果媽媽捷足先登撿到水瓶,看著“競爭者”失落而去,她也會勝利般得意洋洋,如果她因有事耽擱,沒在“關鍵時刻”去廣場撿水瓶而使收穫寥寥,她就會遺憾地嘆氣和自嘲。每當看到這些,我總覺得母親似個小孩般單純、可愛和真實。因此,夏夜納涼晚歸時,我也會不計形象,撇開旁人詫異的目光,幫媽媽撿水瓶,由於我和孩子的加入,媽媽總能滿載而歸,媽媽就會喜不自禁的盤算明天能換幾個錢,可以給我們買什麼好吃食來分享。此時,媽媽笑得像朵盛開的花。
幫媽媽撿個水瓶,帶給媽媽的喜悅實在太盛大,以致於我無法抵擋,願意去撿水瓶,不怕被譏笑。我知道有時做很多,還不如給媽媽撿個水瓶帶來的快樂豐富、直接和簡單,我願意讓媽媽就這樣一直快樂下去!咦,前面又有一個水瓶,我要趕快去撿了!我能想象媽媽在身後露出的笑臉像花一樣美麗和燦爛,而我的內心也很快樂。我想象著文章開頭的問題,媽媽喜歡什麼花?媽媽最像什麼花?
媽媽最喜歡蔬菜的花,因為蔬菜的花會結出果實,讓她的孩子營養豐富,健康成長;媽媽最喜歡果樹的花,因為果樹的花能結出香甜的水果,讓她的孩子體會到甜蜜和分享的快樂;媽媽最像向陽花,陽光、燦爛、不停吸取能量生長,而當成熟時願意低著頭注視自己的孩子,並把果實分享給每一個她愛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