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人到中年,方覺時光如浮雲流水,從指間劃過,卻無聲無息。

因為疫情的原因,很多地方都鼓勵大家“就地過年”。

說實話,無法闔家團圓、共享天倫,這對於“團圓”情結深重的中國人來說,真的不容易。

就像張宏文醫生說的:“沒有誰都認為這些做法是理所當然的”,大家都在做著犧牲。

而在“大家”之中,有一群人,可能最懂得“不能回家”的思念與心酸。

她們,就是遠嫁的女兒。

遠嫁的女兒,是父母丟失的寶

之前,看到一個影片,短短几十秒,卻讓我淚流滿面。

女兒即將遠嫁,喜宴上,女婿、女兒一起行拜禮。

父親因為難忍離別的情緒,自己偷偷躲在角落裡,哭得撕心裂肺。

他難過的表情,與周遭熱鬧的氛圍,顯得格格不入。

有人上前安慰,卻依舊不能平復老父親的情緒。

這時,女兒“出門子”的吉時到了,他在人群中看著女兒遠去的背影,忽然嚎啕大哭起來。

沒有一絲猶豫,父親選擇了去追女兒。

我們都知道,他並不是真的要阻攔,只是想在女兒離開前,再多看一眼、再多叮囑一句罷了。

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能安心一些。

有人說:

遠嫁不比遠遊。遠遊,父母猶可盼。

而遠嫁,意味著自己的女兒要把後半生,都託付到另一個陌生又未知的地方,千里歸期遙遙。

我想,婚禮上每一位潸然淚下的父親母親,心裡都是這樣的五味雜陳吧。

女兒遠嫁,出閣前跟爸媽一起拍照。因為不捨,女兒哭了起來。

站在一旁的父親,一邊輕聲安慰女兒:大喜的日子,不要哭,不要哭!

一邊卻難忍自己的淚水,瞬間淚奔。

但他又怕影響女兒的心情,趕緊轉過身去,默默擦乾眼淚。

曾經我們心裡那個從不輕易落淚的父親,因為對女兒的擔心和不捨,竟然哭得像個孩子。

女婿來接親,女兒給父母敬茶,可還沒等女兒開口,老兩口就已經哭成了淚人。

婚禮上,父親挽著女兒的手走在紅毯上。

看著女婿走來,父親知道,從此以後,女兒的幸福就在這個男孩身上了。

他忽然百感交集,眼淚止不住地流下來。

對每一位父母來說,女兒遠嫁的那一天,或許是他們人生中,心情最複雜的時刻。

他們開心,因為自己的寶貝女兒,終於找到了自己人生中的另一半,要開啟一段美好的新生活。

他們也擔心,因為遠嫁,就意味著女兒要在他們無法到達的他鄉,自己一個人努力。

人說,遠嫁的女兒,是父母丟失的寶。

從她踏出家門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往後的歲月裡,再也沒有朝夕相處的陪伴,只有曠日持久的分離。

遠嫁的女兒就像風箏,而父母是那放風箏的人。

雖然線在手裡,卻不捨得輕易再把風箏線收緊。

因為,放風箏的人知道,飛得更高、更遠、更自由,才是屬於風箏最好的歸宿。

遠嫁之後,都是錯過的時光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被瀏覽了6萬多次:遠嫁的姑娘,你後悔了嗎?

在眾多答案中,有一個回答,道出了遠嫁背後的心酸:

如能重來,定不遠嫁!太累了!一顆心分成兩半,一邊是父母,一邊是夫兒,對兩邊都有虧欠!看著年老體弱的父母,卻不能隨時陪伴與照顧,會讓你愧疚一輩子!

可能有人會說“遠嫁只是距離,沒有什麼是一張飛機票解決不了的。”

曾經的我,也天真地這樣以為。

但等真的結婚了、生孩子了,開啟柴米油鹽的生活後,才發現再說出“距離不是問題”這句話,真的很難。

就像這對母女,母親在陝西老家,女兒遠嫁新疆。

路途遙遠、加上各自忙碌,母女倆已經很久沒有見面了。

因為思念女兒,母親決定坐飛機、跨越2300公里,去看她。

這也是女兒遠嫁6年後,母親第一次去到女兒生活的地方。

開門相見那一刻,母女倆緊緊相擁、哭紅了眼。

遠嫁時,我們都以為“來日方長”。

如今才發現,它不過意味著,我們將錯過彼此往後的所有時光。

遙遙相望的日子裡,我們在他鄉拼命工作、努力帶娃,操持自己的小家,在忙碌中自顧不暇。

遙遙相望的日子裡,爸媽的鬢角又生出了白髮,眼睛也變得老花。

但每次影片,他們總會笑著說“我們挺好,不必牽掛”。

遠嫁,讓我們因為距離,對父母的一切變得“心有餘而力不足”。

遠嫁,讓父母因為距離,對我們開始“只報喜不報憂”。

遠嫁,圓了愛情,卻讓親情有了遺憾。

《父母離去前你要做的55件事》中,曾替我們計算過一張關於親情的“時間賬單”。

如果我們的父母,在這個世界上的時間還有20年。

對於遠嫁的女兒來說,一年到頭,可以回家的時間,可能只有過年那一個星期不到。

如果按照每天11個小時計算,一年滿打滿算也就66個小時。

20年間,我們與父母相伴的時間,也不過只有1320個小時、55天而已。

雖然很不想承認,但遠嫁的女兒與父母,真的見一面少一面!

遠嫁從來不是悲劇,關鍵看你怎麼經營

曾經看過一個新聞,父親知道女兒交了外地男友,為了阻止女兒遠嫁,竟然以死相逼。

過來人都能明白父母阻止女兒遠嫁的良苦用心,但同時,我也能理解這個女兒夾在愛情和親情之間的兩難處境。

遠嫁,確實不易。

孤身一人來到陌生的城市,沒有熟悉的人和事,甚至連入口的飯菜,都可能不合口。

再加上婆媳矛盾、生活瑣事這些永恆的難題,讓遠嫁的日子更加難了。

所以,才會有很多人說,遠嫁就是受苦,就是一場騙局。

但我卻不這麼認為。

因為,婚姻的好壞,從來與遠嫁無關,只與人有關。

嫁對了人,就算在舉目無親的城市,也依舊可以有人愛、有人疼。

嫁錯了人,就算爸媽住對門,也一樣鬧得雞飛狗跳、家宅不安。

就像@知友myself的回答:

之前看各種文章,各種說遠嫁很慘。所以我也很茫然,總覺得自己應該為了父母放棄這段感情。

但是後來我媽跟我說了一些話:

對你好最重要,遇到了對的人 ,就不要錯過,不然以後就算嫁的近,會有比較,自己會後悔,爸媽不會陪你一輩子!

我突然就覺得,媽媽想的比我周到,男票家庭條件挺好的,最重要的是對我好。

我以前也覺得不想離家太遠,但是其實我大可以更努力,讓自己變得優秀。

然後買房子,爸媽想過來就過來,不想過來,就留在家鄉。

……

世界上,沒有什麼是一下就成定局的。

婚姻需要經營,生活需要打拼。

只要做到這兩點,就算嫁得再遠,也依舊可以過得好。

當然,如果你問我,遠嫁真的沒有遺憾嗎?

因為距離、因為精力,我們不再能時時刻刻感受父母的悲歡,我們和他們之間,有了愛的“時差”:

他們孤單時,我們不能陪著聊天解悶;

他們犯難時,我們不能從旁幫忙;

他們生病時,我們可能也不能及時出現。

雖然不能承歡膝下,但只要用心,我們依舊可以做到彼此相伴。

就像一位遠嫁的朋友。

她和老公是大學同學,一畢業就結了婚。身為北方人的她,選擇了跟老公到南方紮根。

雖然離家500多公里,但她和爸媽之間的感情,卻從未改變。

每年,老兩口都會來女兒的城市小住一段時間,或者約著一家人出門旅行。

朋友兩口子,特別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

每一次,他們都會早早地把出遊計劃做好,吃喝玩一條龍,安排得妥妥帖帖。

朋友知道爸媽愛拍照,每一次她都會給老兩口拍很多照片,讓他們哪怕回家了,看著照片也能樂呵很久。

分開的日子,朋友和爸媽也會每天通一次影片電話,給老兩口看看外孫,再一家人一起聊聊天。

雖然隔著螢幕,但因為心在一起,所以也沒覺得遠離和孤單。

至於很頭疼的過年問題,他們一家也從未爭吵過。

每一年,都是先去婆家住幾天,再回孃家住幾天,兩邊老人都很開明,相處起來非常和諧。

雖然來回1000公里,路上免不了折騰、奔波,但朋友和老公卻從未覺得累,反倒每次都很興奮。

因為他們總能把“在路上”的時光,化作一段美好的旅程。

因為疫情,這已經是朋友第二年沒辦法回孃家過年了。

但她和爸媽商量過了,等春暖花開、病毒不在猖獗之時,再接他們來南方小住,一家人一起好吃、好玩、好快樂!

當然,今年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朋友要把空置的大房子裝修好,這樣父母來了,隨時都有地方下腳。

等到老兩口都退休了,也可以徹底搬來南方,如果他們願意。

馬上又要到年根兒了,很多遠嫁的姑娘可能跟朋友一樣,因為疫情,今年又沒法回家過年了。

也許此時,你正在為了不能和家人團聚而感傷,正在後悔自己當初為什麼嫁的這麼遠。

但我想告訴你:

疫情總會過去,遠嫁也從來不是問題。

每個人都有選擇心中所愛的權利。既然選擇了,就請加倍努力和珍惜。

讓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看到,你有為自己選擇的勇氣,更有讓自己幸福的能力!

參考資料:

1. 抖音遠嫁主題系列影片

2. 知乎問題:遠嫁的姑娘,你後悔嗎?

3. 知乎問題:那些遠嫁的姑娘,後來怎麼樣了?

川媽說說

寫這篇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和朋友聊起過年回家。聽她幽幽地嘆了口氣,說:“我已經兩年春節沒有回老家,看親爹親媽了”。想到很多像她一樣遠嫁的姑娘,或者像我這樣的北漂,因為疫情,今年又不能回家過年,特別地感慨。

說後悔,只是萬般思念之下的真情流露。也正是因為這份思念和不捨,我們會更珍惜相處的時光,會更努力創造陪伴的機會。佳節分隔自然不易,但只要大家都平安,前面還有更長久的幸福。以前,他們為我們奮不顧身,現在該輪到我們為他們謀劃以後了。

話說回來,川爸還沒看到今天的文章,最好別看到。不然,他肯定會聯想到30年後的女兒,不知道會不會被哪個臭小子“拐”到什麼地方。他說,光想到心就痛。

10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無聲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