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又到過年了,許多人開始回老家。有的人不想回。想回老家的覺得要回家看看,不想回的人在想,回去看看還是那個樣子,去不去無所謂了。

昨天,我一對夫妻吃飯。聊到過年的話題,突然的就有些辛酸。

二口子在外地打工已經好幾年了,剛結婚的那會兒還回家過年,後來漸漸地不回去了。他們說:“一年到頭回去一次,給父母的紅包1000-2000,二位老人就是2000-4000;親戚家的小孩發壓歲錢,現在已經不是發100、200的年代了,都是500,1000,發的少了親戚還會嫌棄。回家的路費,來的路費,二個人加起來又要2000多,在買點兒年貨,基本上一個年就要過1萬多塊錢。”

確實,普通人家過年花個1萬多塊錢,確實高了些。但是,物價已經漲到這個份兒上了,不花這麼多錢,如何過年呢?只能過個尷尬的年。回老家,以前回去是親情,友情;現在回去沒有帶的點錢回去,回去會被嘲笑的。

感覺一陣辛酸,打工人,特別是收入比較低的打工人,現在連過年回家都成了一種奢侈。沒掙到錢,回不去了!掙到錢,也不想回了,有錢在啥地方過年不是過年?

成年人的辛酸,可能不止這些。

當你的父母年邁,他們已經不能再創造任何的價值,只能閒居於農村,他們沒有社保,沒有五險,只有可憐的城鄉醫保。年輕時沒有正式的工作,也就不存在退休和退休金的問題;老了沒勞動能力,就只能指望著自己的子孫後代有出息,逢年過節給點兒錢,然後存著看看病。他們翹首期盼著兒女過年回家,除了能見上一面外,就是能給予點經濟上的補助吧,但是當兒女都不願意回來的時候,不知道這所謂的補助,又來源何處?

成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小的要花錢,要穿衣,要吃飯,要住房,要上培訓班,處處要用錢。老的在家閒著不能創造價值,他們除了農村地裡種點兒菜自給自足外,如果沒有其它的格外收入,每個星期吃頓肉,都可能捨不得買。他們的錢,要留著救命。要看病,要買藥。

成年人,如果工作不好。收入也不會穩定,如果收入不穩定,生活也就過得不好。但是,依然想盡力讓自己的子女過得好些,所以哪怕自己再苦再難,也要讓孩子去讀好的學校,去上好的培訓班。錢,也就都花在了子女身上,而農村裡的老人,只要老人不主動開口向自己要錢,就不會給。因為,錢根本不夠分配!

昨天聽說中國年薪入超1000萬的人家有130萬戶,但中國有14億人口,這14億人口至少有8億是農民。農民的兒子,許多人是靠讀書走入城市的,但隨農村孩子的競爭,確實要弱於城市孩子。農村裡的孩子沒有那麼多錢去上培訓班,能做到的就是考試超越城裡的孩子,但又有幾個呢?

多數農村裡的孩子長大後,做的都是社會邊緣化的工作,沒有五險,沒有固定的收入。他們雖然混在城市裡面,但是收入不高,租房,吃飯,交際花掉了大部份的錢,剩下還能給予農村父母的錢少之又少。

回看農村裡的父母,年事已高,沒有勞動能力,就指望著自己之前養的兒女回報,可是又有多少人回報?逢年過節送來點東西,給個五六百塊錢,能支撐一年嗎?估計是不能的。

家裡老人的老,孩子的小,如同二座大山,壓在了中年人的身上。如果是事業單位和公務員雙職工的,還想對來說好一些。如果只是進城務工的普通人,逢年過節,不叫過節,可能真的是過劫,一年被洗劫一次,至少二三個月才能恢復元氣。

4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老公,我帶兒子回孃家過年”丈夫:你回去了,誰給我們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