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結婚後,夫妻雙方就應該對彼此的父母一視同仁,把對方的父母當成是自己的父母來孝敬。這樣才能維護好彼此的婚姻關係。
可嘴上說是一回事,真正能做到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的人,卻又少之又少。畢竟於情於理,人總是偏向於自己的父母親人。對於丈夫或者妻子的父母,難免總是會有一些落差。
所以當丈夫或者妻子,沒有平等公平對待自己父母的時候,你又會採取什麼措施?是大吵大鬧,還是忍氣吞聲。
1在生下孩子之後,陳歡就選擇了全職在家帶孩子。其實,她也不願意當全職太太。可她不辭職,那孩子就沒有人照顧。因為老家的婆婆,早早就發話,誰生的孩子誰帶,她要帶親孫子,沒空帶孫女。
陳歡滿腹委屈,但老公卻也勸她,反正他能養得起家,陳歡在家帶孩子就好了。於是,陳歡心安理得做了全職太太。這麼一做就做了幾年,直到孩子上幼兒園了,陳歡也沒能出去上班。
因為上班的時間,永遠沒辦法對得上孩子放學的時間。沒有一個公司願意接納四點多就下班去接孩子的員工,陳歡找了好多份工作,全都被嫌棄。
2沒辦法,陳歡只好繼續當著全職太太。老公沒有把他的工資卡上交,只是每月準時給陳歡三千生活費,再多就沒有了。因為老公說,一個全職太太,在家裡能花什麼錢?
沒有辦法出去上班掙錢,只能伸手跟老公要錢,這樣的日子,陳歡過得很憋屈很煩悶。可她卻一點辦法也沒有,因為她一旦出去,孩子就沒有人,而老公每天到家都差不多八點多了。
老公對自己出手小氣,陳歡並沒有太放在心上。因為她也知道老公賺錢不容易,每天加班加點,也挺辛苦的。而她在家裡,確實也花不了什麼錢。因為她連化妝品和衣服,都很少為自己添置,大部分買的都是老公或者孩子的東西。
3只是陳歡可以忍受老公對她小氣,卻不能忍受老公對她父母也如此摳門。眼看著快過年了,陳歡就提議老公給雙方父母一些錢過年,讓父母都可以拿錢添置一些過年的東西。
而老公也同意了,只是沒跟她商量,直接塞給了公婆一萬,卻只給她父母五千。當陳歡得知這個訊息時,她真的很生氣。老公這明擺著就是區別對待,看不起她父母。
她找老公對峙,老公卻說,你一個全職媽媽,現在還靠著我來養。我願意孝敬你父母五千塊錢,這已經很不錯了。如果你嫌少,你可以自己掙錢自己孝敬,我沒有任何意見。
4老公的反駁,讓陳歡頓時啞口無言。她沒想到,老公竟然是這樣來衡量孝敬雙方父母的心意。她是沒出去上班掙錢,可她也是迫不得已。如果能出去賺錢,誰願意在家當一個圍著孩子老公和灶臺轉的全職媽媽?
而且她認為,即使她在家帶孩子,沒有掙錢。可老公掙來的每一分錢,背後也有她的一份力。只是她的辯解,老公根本聽不進去,也更不願意再給她父母補五千。
陳歡很生氣也很悲哀,她知道父母不會嫌棄五千塊錢少,他們只會認為女婿很孝順,不管給多少他們都會很歡喜,然後又想方設法把這錢補貼回給他們。只是她過去自己這一關,老公對雙方父母截然不同的待遇,讓她很心酸也很心寒。
她想到了離婚,可又害怕父母擔心和焦慮。而且孩子還小,她也始終狠不下這個心。只是面對這個小氣的老公,她是再也無法心安理得當她的全職媽媽。
5不管妻子是因為什麼原因,沒有出去上班掙錢,這都不是丈夫對待雙方父母截然不同的理由。既然都是父母,理所當然就要一碗水端平。
即使不能完全一碗水端平,也不應該相差太大。更何況,妻子是為了這個家犧牲了自己的前途和工作,來成就丈夫的成就。那麼丈夫就應該感激,也更應該好好善待妻子的父母。
因為妻子沒有能力孝敬父母,那麼作為丈夫,你就應該承擔起孝敬的義務和責任。不偏不倚,才是對待雙方父母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