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在疫情當下,提倡就地過年,但總有一些人看似“不明理,不顧大局”仍堅持春節過年回家。這主體一個是城市臨時的農村務工人員,另一群體便是上班族中的一部分人,而這一部分人有穩定的工作公司一般也會有補貼。

在我看來人當到了一定的年齡,如果無法建立良好的新的親密關係,孤獨感寂寞空虛感成了內心情感的主流,即使以往不太完美甚至有重大缺陷的家庭關係也會成為情感的支柱。

而這些情況在單身無房群體中猶為突出,他們或許在建立新的親密關係的過程中受挫或建立了不良的關係,反過頭來他們情願被原生家庭控制,接納原先不能接受的家庭關係,他們明白這是一種不良的家庭關係但他們知道這種關係維續的時間也不會太長。他們需要錢但視親情高於一切,因為他們缺!如果在社會和公司中沒有良好的體驗,回家則變的猶為重要。

如果用年齡的時間段來劃分情感的變化大概在三十歲之後。

這種心理情感的變化發展可以劃分多個時期,大概是出生至十三四歲的前青春期的懵懂期,這一時期對於關係是有感覺的但是難以區分好壞或者難以釐清關係。

十三四歲至十八九歲的青春期中後期的時間段為對抗期,這一時期能區分關係的好壞,嚮往完美的家庭關係希望透過努力改變父母,如果父母不改變也會採取行動對抗,比如打架吸菸喝酒吸引父母的關注,離家出走脫離父母的關注等等。

二十歲至三十歲左右青春後期為軟對抗改善期,這一時期對抗依然存在,但改善的方式方法隨孩子見識的增多而變多。這一時期不管關係是否改善,孩子都會嘗試建立新的親密關係來替代不良的原生家庭的關係或作為原生家庭關係的補充,當然也有可能是不良原生家庭關係的延續,這個要看親密關係的兩人如何做如何選擇。這一時期年輕人會特別有想法和闖勁。

三十歲左右基本是一道分水嶺,關健在於上一時期新親密關係的建立程度如何,根據新親密關係的發展會有好多方向的發展。如果是良好的新親密關係會感到人生圓滿充實;如果新親密關係不佳甚至構建失敗主要會出現兩個方向的發展,這正如本文開頭所述因寂寞重回原生家庭的關係中,不管這一關係是優是劣,這一時期他們有所牽掛基本上還具有親情觀擁有良知更為包容,會持續到父母離去。如果誰打斷了這份牽掛或者直接另一個方向發展則有可能黑化,特點為自私自利,眼中只有金錢利益的交換,沒有正確的價值觀。

基本上父母離去後的時期有些難以劃分缺少觀察依據。

以上僅是觀察所得,各時期僅是粗略劃分。

在三十歲之後,在這一部分新親密關係建立不好的人群中,家又成了港灣,親情又成了很重要的事情也成了維繫良知的繩索。如果我們不顧一切的割斷這一繩索也許會發生“無欲則剛”甚至“無慾無所忌”“有欲自私利”,我們聽說過“浪子回頭”,但很少有孑然一身的人回首。

請社會各大公司珍惜善待這些類似“刺頭”不服暗示的回家人吧,我相信重親情的人,懂感恩的人工作也不會太差,他們缺愛請理解與維護,給予愛和歸屬感會是感化的法門,否則難以教化的“怪人”會更多。

注:“怪人”只是一群未被理解和溶入社會圈子的人。

10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過年“各回各家,各找各媽”,我爸首先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