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記得2011年《學習時報》就刊登過一篇文章,內容是《中國男性青年"女性化"嚴重 或影響軍隊戰力》。那時候就有有識之士意識到男性女性化已經或將給我們的文化和社會帶來不良影響。但遺憾的是,這麼多年過去了,“娘炮”不僅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多,甚至形成了一種文化,以致於招致新華社專門刊文來來批評這種文化現象。但莫名的是幾小時後人民日報居然也發表了一篇文章來駁斥新華社的觀點。

新華社的觀點認為:一個開放多元的社會,審美自可參差多型,各得其所。然而,凡事都應有度,越過底線就會走向反面——不是審美,而是“審醜”。

這就有意思了。這兩大報業都是我國的媒體巨頭。基本上代表了主流文化導向。可偏偏他倆在這方面的觀點有所差異。那到底孰是孰非呢?也不能一概而論。他倆至少還有一點共同點,那就是對這種性別“精神畸形”持包容態度。我個人倒是傾向於支援新華社的觀點。我認為文化可以多元化,終歸個人有權力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但對於反自然規律的一些東西,我們可以包容,但不能提倡。當這個東西發展到有可能對整個社會造成不良影響或危害時,我們就必須站出來反對了。比如同性戀,極個別的人是同性戀我們大可不必管他,那是他個人的性取向愛好,人畜無害。但如果大多數都同性戀,那可糟糕,人類的繁衍和進化就要受到影響了,所以這時就要堅決站出來反對。

“娘炮”毫無疑問就是反自然規律的。“娘炮”這個詞怎麼來的呢?具體誰發明的已無從考證。炮,很明顯是一種武器,它最常出現的場合,是軍事術語中。不過在《金瓶梅》中,這個炮字還引申成男性生殖器。

所以“娘炮”一詞,最字面的意思就是,原本長有大炮的男生,卻生得女氣。所以有地方說也可以指男性化的女性分明是錯誤的。

但“娘炮”是如何養成的呢?

我看待任何問題,喜歡溯源,尋找成因,這樣才可以有的放矢去加以評判,不至造成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爭的你死我活,誰也不服誰。

首先我們知道“娘炮”是違反自然規律的。就像我在前面說的同性戀一樣。自然規律應該是啥樣?就是所謂男人應該有男人樣,剛強,堅毅,果敢,體格強健,有力量,具有陽剛之美。即便不夠強壯,也不應具有女性的陰柔之氣。中國傳統文化最講究陰陽,女屬陰男屬陽,這是自然之相。這種男性特徵(包括外形特徵和性格特徵)或女性特徵都是自然進化形成的。形成這些特徵目的有兩個,一是便於更好地適應自然;二是為了擇偶。終極目的其實還是為了繁衍和進化。

首先我們來說下第一條。

人類特徵的形成是為了適應自然。比如,男人的肩寬,腿長,個子高,肌肉發達,力量較強。因為在人類進化早期,男人要狩獵,要戰鬥,首先必須有力量,肩寬背厚意味著力量充沛,在狩獵或戰鬥中可以取勝;腿長,意味著追逐或被追逐時可以跑得快,對取得勝利和逃避風險都有利。而女性因為要肩負著生孩子的重任,不可能去頂風冒雪地狩獵和戰鬥,因而不需要有這些男人特徵。這些特徵也意味著要消耗更多的食物和能量。所以沒用的特徵既然會消耗寶貴的資源,還不如沒有。所以女性不需要消耗比男人多的食物,卻更容易合成和囤積脂肪。用最少的食物獲得更多更持久的能量。但女人為了要生孩子,所以進化得骨盆寬大,韌帶相對柔軟(這裡無需我過多地解釋,大家自行腦補)。

所以說這些男女特徵首先都是為了適應自然進化的結果。

第二,男女特徵的第二大功用是為了擇偶。

這個道理也是顯而易見的。一個男人去追求一個女性?他憑什麼判斷對方是個女人?自然是憑她所有的女性特徵了。如果一個女人生得如男人一般,那男人很難辨別她到底是男人還是女人。就像我們現在走到大街上,你發現一個很中性的人,即便他長得很周正,出了好奇,你也不會對他有其它興趣,因為你不知道他是男是女。如果一個女人生得特別偉岸,如男人一般,相信大多數的男人即便知道她是女人也都不會喜歡,因為她缺乏女性特徵。進化的結果就是男人憑藉女性特徵來判斷異性,和自己差別越大越能易判斷。同時這種差異也形成了對女人的喜好。一般來說,女性特徵越明顯,男人越喜歡。一個胖大得男人都抱不動的女人,一般男人是不會喜歡的,因為她在我們的潛意識裡遠離了標準女人的特徵。

同理,女人喜歡男人也是憑藉男性特徵。男性特徵越明顯,意味你是男人的同時,也意味著這個男人基因更優秀,因為更容易狩獵到獵物或戰勝敵人。這是符合自然繁衍和進化的要求的。

但發展到現代社會,為什麼很多人的心理或取向發生了扭曲呢?如此的反自然規律呢?比如同性戀,還有我們今天要說的“娘炮”?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我認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是人格特徵在塑造和形成過程出現了問題;第二是文化導向出了偏差,因而讓年輕人的審美出了問題;第三是特定的社會發展時期讓年輕人的價值觀出了問題。

下面就這三方面展開述說。

首先是一些人的人格特徵在塑造和形成過程中出了問題。要涼這個問題,不得不說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獨生子女對人格的形成造成的影響。因為是獨生子女,所以看得過重(至於為啥看得過重就不贅述了)。由於怕他出危險,故而從來不讓他去經風雨。所有男孩喜歡做的事都不讓他去做,無形中男孩就當成了女孩養。還有就是這個年代,很多家庭爸爸在外打拼,孩子和媽媽相處太多。我們知道,人格的後天部分都是學習得來的。男孩的人格中的男人部分,應該是像爸爸學習的。但因為在學習階段長期跟媽媽相處,男孩人格中學到的成分可能更多的人媽媽身上那種女人的陰柔的東西。所以多重原因,導致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該形成或強化的男性特徵出現了缺失。不僅如此,還學得了很多女性特徵,為以後成為娘炮埋下了伏筆。

第二,是文化導向出了問題。

一些男孩,如果是人格特徵中形成了很多女性的東西。但假如在大環境中始終視女性化的男性為異類,那麼娘炮便沒有的形成的土壤。那些人格中含有女性特徵的男孩,必定也會壓制自己矯揉造作的慾望。使之不表現出來。

但恰恰此時文化導向出了問題,一些外來的文化(如曾經的韓流),大肆宣傳的都是那些娘娘腔小白臉小帥哥。而任何年代,主流意識都主宰了人的審美。如古代的楚王好細腰,楊玉環的豐腴,清朝的三寸金蓮等。主流媒體或文化的宣傳,給娘炮帶來了滋生土壤。那些骨子裡有女性特徵的男人,不再認為娘炮是見不得人的形象,甚至認為是美的。於是便開始肆無忌憚地張揚自己的個性。

第三,特定的歷史環境讓一些人的價值觀出現了問題。

這裡也有兩方面的問題。一是男性特徵明顯已經並不一定代表你是個優秀的人。甚至還有可能讓人認為是沒有能力的表現。比如在這個年代,一些從事演繹娛樂的人,或者靠腦子投機取巧的人,或者高知識者獲取了更多的財富。而那些靠體力謀生的人不僅賺不了幾個錢,還可能被視為無能的底層的人。這就會給某些人造成直觀的印象,男性特徵沒用,沒必要去發揚光大。甚至越明顯可能地位越低下,所謂頭腦簡單四肢發達。那麼男性特徵的減弱,自然凸顯出來的就是女性形象。第二還是主流媒體主導的文化導向的罪過。宣傳的都是些小白臉、娘娘腔。而這些人憑藉這些女性特徵獲得了令人羨慕的“成功”,這些必然會讓一些人產生了錯誤的價值觀,認為這樣才是人生的捷徑。直觀地認為這樣才能獲得人生價值。

綜上所述,特定的歷史時期,特定的生育政策,跑偏的文化導向,造就出來了許多如“娘炮”般的精神畸形。不管如何包容,他終歸是反自然的。任何反自然的東西,如果發展壯大了,必定會給社會帶來負面影響或危害。由此我們更應該去反思我們的社會我們的文化到底哪裡出了問題,而不是去爭執該不該包容,或者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地治標不治本。所謂“娘炮”的大量出現,他只是個症狀,說明一定是社會哪裡生病了。

8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男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