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生十二法則》思維導圖來解讀,會依據原有章節結構來分別解讀,以自己的淺薄的見識,用更淺顯易理解的表述書中內容,尤其是精華,要點部分。
法則六:當痛苦到想詛咒一切:批判世界之前先清理你的房間一句話解讀:
相對世界,個人的痛苦不算什麼,為了內心的成長與世界的美好,要做出犧牲,放大自己的格局與胸懷。
存在的價值真相是,生活很艱難,每個人都註定要遭受痛苦和傷害。有時候痛苦顯然源自個人過失,比如選擇性失明、決策不當或心懷怨恨。
痛苦時如何抉擇1、報仇雪恨或既往不咎
人們在經歷過相當可怕的事情之後,自然會試圖報復,這時候的復仇在道德上似乎是必然的,也難以和伸張正義區分開來。在經歷了暴行之後,原諒豈不是懦弱和缺乏意志力的表現?
這樣的問題確實太多了,很多影視劇都體現了更多的復仇。但原諒,成為善良的人才是問題的終結,不然冤冤相報何時了。
報復心無論多麼有理,都會阻礙內心的成長。
2、分崩離析或重組最佳化
習慣了擁有的一切,看不見世事的變化和腐敗的滋生,然後一切就會分崩離析。
在一切崩潰時,主動為自己的失敗負責,直面現實,這是極端負責任的表現。
清理你的生活停止卑鄙的行事方式,停止令你感到懦弱和羞恥的言語。只說讓你感到強大的話,只做令你為之驕傲的事。
停止用謊言填充頭腦,頭腦就會變得更清晰;停止用不坦誠的行為扭曲生活,生活就會得到改善。隨後你就能發現和糾正那些更微妙的錯誤。
批判世界之前先清理你的房間。
報復心無論多麼有理,都會阻礙內心的成長。每個想要減輕世間痛苦、完善存在的缺陷、實現最美好未來和創造人間天堂的人,都會做出最巨大的犧牲。
一句話解讀:
相對世界,個人的痛苦不算什麼,為了內心的成長與世界的美好,要做出犧牲,放大自己的格局與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