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作者 如煙

不知道你是否有過這個經歷,有些事情本可以很快解決的,結果在自已固執的想法中把事情想象得很複雜,導致事情的難度被放大了好幾倍。

舉一件發生在我身上的小例子,這件小事就很能說明這一點。

在我租的房子裡有個窗戶壞了兩年多,一直讓房東找人來修理,她總是找藉口說師傅很難找讓我再堅持一段時間。聽她這麼說我把這件事想得很難。

今天早上在樓下洗衣服時跟阿姨(房東的媽媽)聊天無意提到了這個事,剛開始她也只是隨聲附和著答應。之後還特意看了看窗戶壞的程度。這些我都誤以為她只是為了面子客套一下裝出來的,沒指望她真的會找人來修理。

出人意料的是,在下班後她竟然真的找了一位師傅來了, 那師傅在窗戶前拿著尺比劃幾下,又用帶來的工具敲敲打打,十幾分鍾居然就修好了。等我回過神來後連忙跟阿姨和師傅道謝。

就這麼簡單的一件事居然被房東拖了兩年多,而我也一直以為這是一件很難的事,從來沒有想過跟阿姨溝通解決。在我看來,阿姨年紀大了,人脈有限,在行動和心態上可能會力不從心不可能積極地配合。

現在這個時代辦什麼事只要在網上搜一搜預約上門服務是輕而易舉的事,不需要我們跑出去到處找人,年紀大的人一般不會用手機,對這種便捷的服務不會用也愛莫能助。對此事我一直懷揣這種固定的心態,所以總把希望寄託在房東身上。

而恰恰相反,這件事被我忽略的人解決了。如果不是今天早上無意中說起這事,可能這件事還要無限期地被房東拖下去。

看人、做事不能以貌取人。我像被摑了一巴掌。

反省整個事件我的思維一直維持在固定的心態,沒有變通再想另外一條,本可以很快解決的事被延誤了很長時間。

解決一個事情時先要在腦子裡想幾條方法,先考慮最快的那條,就好比開車哪條路最近就先走哪條。這條不行再彎道走另外一條。換一條途徑照樣把事情解決了。不能讓固定的思維拖後腿。

無獨有偶。固定型思維有時還體現在孩子與父母之間。

在孩子成長階段,父母和孩子的三觀不合時,總拿自已的觀點說服孩子,讓孩子這樣做、那樣做,約束孩子的思想和行為。代溝就這樣產生了。

孩子要麼叛逆,要麼特別乖順。叛逆的孩子性格倔強,做事情喜歡從事情的反面出發,容易受挫折。乖順的孩子則百依百順,缺少主見。

在孩子的心歷路程中,父母既是導師也是家長,適當的時候給出合理的建議和引導,不能太主觀用自已固有的思維強加給孩子。教育孩子也要像上面那個“修窗戶”事件一樣,備用多條思維和方法,在適當的時候選擇最好最實用的那條。

霍華德.加德納在《改變思維》中有一句耳熟能詳的話:

要想事情改變,首先自已改變,只有自已改變,才可改變世界。人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已,只有戰勝自已才能戰勝困難。

7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相互才是真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