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01
最近被《嫁錯人比不嫁人,哪個更可怕?》這個影片刷屏,影片中講到了自己的一個朋友,結婚十年,在除夕夜的時候提出了離婚。跨年夜那天晚上,朋友加班回家,實在太冷,想要老公給她倒一杯熱水,泡泡腳,躺在床上的老公一邊打遊戲,一邊說:“你不會自己弄嗎?”
朋友抱怨了兩句,接著迎來就是拳打腳踢,她生孩子的最後一個月,還堅持上班。月子裡面沒有休息,落下了一身的毛病。最後又得了“產後抑鬱”。
而朋友的老公卻每天打遊戲,像一個“巨嬰”,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除了遊戲還是遊戲,現在她準備帶著三歲的孩子,淨身離開。
聽完這些,我真的覺得:嫁錯人比不嫁人真的要可怕。一個女人生孩子順產要側切,刨婦產要縫8針。但是嫁不對人,他還會跟你來一句:“你不就是生一個孩子嗎?誰不是這樣過來的。”
Part.02
雖然我還沒有結婚,但是看到這樣的話題,不免還是心裡面感傷,作為一個女人真的要保持一個慧眼。最近有幸閱讀到王瀟的《趁早》書籍,書中正好談及到了婚姻,有句話我覺得非常的受益就是:戀愛是為了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否則何必呢?
《趁早》這本書中有一個叫小曼的姑娘,認識一個年輕的海歸創業青年,兩個人在一起,大家都為之歡欣鼓舞。這個男士被大家評定為真猛男,真感情,真金白銀的3T青年,大家都紛紛鼓勵小曼從此展開一段新的戀情,畢竟在芸芸眾生中,找到讓自己滿意的3T青年,是多麼的不容易啊。
但是在一次簡短的相處以後,大家發現這個所謂的3T青年是一個事業狂,與此同時,,事業型的男士有一個弊端就是他絕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賺錢,沒有很大的時間來經營兩個人之間的感情。
有一次3T男跟小曼說:“你想要什麼,我去給你買。”但是小曼卻說朋友們說,關鍵不是過節和過生日給我花錢,就是在平時也是如此。但是小曼覺得這是一個不平等的交易。因為小曼也是一個有個性的女孩,她不想讓別人的供養。
不得不說,這個觀點讓我很震驚,也叫醒我了。
在愛情中,我們一直在思考金錢和愛情兩者之間的關係?
在我看來如果在步入婚姻中,不考慮金錢是一個典型的傻白甜的做法,但是如果只考慮金錢的人無非就是把自己當作一件物品來交易。最好的方式權衡金錢和愛情兩者之間的關係,因為畢竟愛才是一切的根源。
Part.03
由郭采潔飾演的《喜寶》,喜寶出生在貧困的家庭,靠著一邊打工一邊賺錢的生活,考上了外國學校,但是自己卻因為沒有能力交得起學費,有一次他在飛機上碰上了一個富家女,因此參加了一個宴會,認識了富豪。
這個富豪正是這個跟她認識富豪女兒的爸爸,就這樣喜寶從一開始放棄了自我,愛上了這個大自己十幾歲的富翁。在我一開始看來,我覺得她是通過出賣自己的靈魂,從而獲得金錢的享受。
到了電影的結尾,慢慢的也感受到喜寶,真正的想要的是那一份愛,還有安全感,所以放棄了富翁留給她的全部財富,因為她覺得只有愛才是一切的根源。
所以金錢和愛情從來不是相互獨立的,割捨的,而是相輔相成的。錢辦不到的,什麼都辦不到,錢不是萬能的,但是還有什麼比錢更接近萬能?也就是錢,無限接近萬能。
同時愛才是生出錢的根源,愛所愛之人,愛自己,就是因為有愛,想讓別人和自己都生活得舒適,更美麗,更健康才去掙錢呢。
錢是千金足,但是隻有愛才是產生千金足的根源。有愛,就有信念去掙千金足,然後生出更多的愛,這個世界本就是千金足和愛的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