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分享的第二十六本書,書名是《洞見》,副標題從科學到哲學,開啟人類的認知真相。
這是一本顛覆認知的洞見之書。作者將佛學中的哲學思想和現代心理學、進化心理學、現代腦科學等研究領域的前沿成果相互印證,幫助我們認清基因載體、進化心理和人類自我意識之間的因果關係,將我們從自然選擇的侷限視角中解放出來。
讓我們衝破大腦錯覺,發現更真實的自我;以超然的視角,抵達更廣義的同情;洞見事物的真相,真正體驗到世界的本原之美。
一深深迷戀感官愉悅,這種快感充其量只是稍縱即逝的享受。我們需求的快感會迅速消失,然後令我們渴求更多。
瞭解你所處情景的真相,並不一定會使你的生活變得更好,事實上反而可能使你的生活變得更糟。
如果你想得到解放,擺脫那些阻礙你認知真正幸福的思維,那麼首先就要了解這些思維,而這個過程可能會令人不悅。
所謂“正念生活”就是留心、注意當下發生的事情,用清晰、直接的方式體驗,不要被各種精神困惑矇蔽。停下來,聞聞花香。
二正念冥想的教學中特別指出,專注於呼吸並不是為了體察呼吸。其目的在於穩定你的心緒,使大腦擺脫日常的關注點,使你能夠以清晰、不疾不徐、相對穩定的方式觀察正在發生的事情。而“正在發生的事情”尤指正在發生的事情。內心湧起各種情緒,例如悲傷、焦慮、煩躁、寬慰、喜悅,你要嘗試換一種有利的角度去體驗這些情緒,既不留戀好的,也不逃避壞的,而是直截了當的體驗它們,觀察它們。這種新的視角可作為起點,見證你與自身情緒之間徹底、永久的改變;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你就可以不再受情緒的奴役。
接受甚至欣然接納某種令人厭煩的感覺,可以使你與之產生一種臨界距離,最終使厭煩的感覺消退。
三感覺有一個怪異的特性:永遠也不可能完全確認除你之外的其他人或其他事物到底有沒有感覺。它是私密的,不顯於外的。
在定義感覺的“真”或“假”時有這樣一種方法:如果它給我們的感覺很好,卻引導我們做出不利於自身的事情,那麼他們就是“假的”感覺。
我們如果意識到他人很少會在心裡評價我們,就不會花那麼多時間擔擾別人對我們的評價了。更多的時候,人們心懷很多無畏的焦慮,這是有害而無益的。
不要將注意力放在感覺本身上,而是審視與之相關的思維。
有益的事情總是需要耗費心力才能實現。
四思緒遊蕩的時候,大腦想到的往往不是當下的直接經歷。大腦需要某種關注物件,使其擺脫習慣性的思維遊蕩。只要注意到遊蕩,甚至可以注意一下大腦思量的是什麼(擔憂工作、期待午餐等),然後讓注意力迴歸。
五一旦你意識到這些東西(五蘊)是“無我”的,你的“意識”與他們之間的關係就變得更像沉思,而不是糾纏,這樣你的“意識”就能得到解放。
六在感覺浮現時,以正念觀察,不要對感覺依附得太深。
七將想法看做從你身前經過,而不是由你產生-就能更接近“無我”的體驗,更接近“看見”沒有“你”在思考或做別的事情,也更近於解開形而上的真理面紗。
感覺其實是一種判斷,判斷的物件是各種事物如何與一種動物的進化論利益關聯。
八在人力進化的過程中,思考對行動的作用越來越大,但是思考的起點和終點一直都是感覺。
理性的作用並非直接抑制一種感覺,而是強化能夠抑制這種感覺的另外一種感覺。
第一步辨識出感覺,然後接受這種感覺。之後審視這種感覺及其與你身體的關係。最後,不執。以便幫助我們擺脫苦惱。
九我們在理解外部世界時,並非在真正的理解這個世界,而是在“構建”一個世界。
我們的大腦會嘗試將最模糊的模型轉化成某種有意義的東西。我們對感知的反應在某種程度上是個人經歷的產物。
十感知和認知極少不包含熱烈或溫和的重要情感因素。人們傾向於在所有型別的事物上附著積極或消極的聯絡。
有一種情境變數使我們對他人的評價總是存在一定的偏見:我們看到他們做的事情,都是他們當著我們的面做的,而我們也瞭解他們面對他人時的舉止是與此不同的。但是,從利己的角度來看,我們忽略這種變數,將我們眼見的行為歸因為他們的性格,這樣做是合理的。這樣我們從他們身上看到好的或壞的本質,就是最符合我們自身利益的。我們的朋友和盟友自然有好的本質,對手和敵人自然有壞的本質。
十一認為面板內的一切都是“我”,面板外的一切都是“其他”,這種想法是否合理。”自我界限”是否真的是“自我”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