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有句名言:“人用兩年時間學會說話,卻要用一輩子學會閉嘴。”
表達欲是一種本能,但是學會剋制懂得沉默,是一種氣度和修養。
人只有經歷一些事情之後,才會明白有些事,已成過往,就不必追問;有些人,即便看破,也不必說破;成熟之後,越是穩重,越懂沉默。
01 事過,不追問《朗讀者》裡有一期徐靜蕾與董卿聊到了奶奶,聊到情深處,徐靜蕾幾度哽咽。原來,徐靜蕾從小就和奶奶感情深厚,奶奶離世時,她一度傷心地接受不了。
尤其是董卿問起徐靜蕾:“有什麼特殊的時間,你會感受到她?”徐靜蕾再也剋制不住情緒,一下子泣不成聲,當場失控了。
若是為了追求節目效果,董卿本可以趁著時機,繼續追問徐靜蕾。
但是董卿沒有,她只是靜靜地坐在那裡,等待徐靜蕾平復情緒,什麼也沒有說,什麼也沒有問。
待徐靜蕾情緒稍微穩定了,董卿輕輕地說了句“沒關係”,然後將節目引入了下一環節。
生活中,很多人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即便被追問的人臉色已經不太好了,他們還是要揪著不放。
與之相比,事過不追問,其實是一種善良。
已然發生的事情不去計較,已成結局的事情不再追問,懂得顧慮他人的情緒,也懂得該放下的放下。
02 看破,不說破馮唐在《三十六大》裡寫到過這樣一件事:
有一次在臺北,他和朋友一起去茶館喝茶,茶老闆吹噓自己在鄉下承包了茶地,茶館裡的茶都是茶地裡出來的極品,旁人見都難得一見。
當時在場的一位朋友,恰好是某茶業集團的老總,對茶是如數家珍,一眼就看穿了茶老闆的吹噓。
但這位行家並沒有急著與茶老闆辯駁,而是帶著笑意,坐在那裡靜靜地品茶喝茶。
也正是因為這位行家看破不說破的修養,沒有破壞大家一起來喝茶的好興致,維持了當時一團和氣的好氛圍。
能看穿一些事情,或許是本事;但看穿不說穿,就是一種智慧。
這種格局和修養並不是人人都有。
有時候嘴下留情面,是做人留一線,給他人幾分薄面,也是不使自己陷入糾纏,懂得看破不說破,是一種人生境界。
格局越大的人,越是能做到遇人遇事留點餘地。
03 人穩,不多言越是境界高的人,越能做到人穩不言。
他們懂得剋制自己的好奇心,懂得看淡看輕一些事情,不在無謂的事情上論口舌之爭,不在別人的傷口上一再撒鹽。
人成熟之後,越來越懂得,不讓別人為難,也是不為難自己。
有些事情,不必追問,大可不問;有些處境,雖然看破,也可不說。
人越穩重,見識越廣,心反而越簡單。
願你,心善,不與人為難;
願你,人穩,懂沉默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