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變得不浮躁
女孩,你值得擁有更好的生活
二十歲,是一個充滿迷茫與焦慮的年紀。
回想二十歲以前,快樂對我們來說是極其簡單的一件事。
但二十歲以後,時間彷彿開了加速器一般開始極速流逝,我們快樂的成本也越來越高,但是二十歲左右的我們,貌似本不該這麼焦慮與迷茫的。
一年前的我即將步入二十歲的門檻,早早輟學的我開始焦慮,擔心工作的問題,擔心生存的問題,擔心家裡催結婚的問題(農村家庭一般結婚較早)。
一系列的原因導致我無法好好休息。
那個時候我可以說真的是一無是處吧。所以我經常看各種博主分享的經歷與成長。
慢慢的,我覺得低學歷的我似乎也不是僅侷限於低等生活,我配更好的生活,不只是我,所有人都配。
我開始想著戰勝焦慮,渴望變得不再浮躁,甚至開始了我所認為的較為自律的生活。
當然剛開始我並不太能適應這種生活,直到現在,我覺得我應該已經能稱得上不浮躁大家庭裡的一員了。
所以我想把我這一年來所養成的習慣毫無保留的分享出來,只為了讓更多不甘平凡的平凡女孩,變得不再那麼平凡。
如下:
1.學會早睡早起
這裡可以試試”早起倒逼早睡“法。
每個人的睡眠時間、保持清醒的時間差不多都是固定的,堅持幾天固定時間早起,晚上到點差不多就困了。
2.收納、整理學習和工作區域
也許有的人喜歡亂中有序,從一堆東西里面找出自己想要的。但對我來說,處在亂糟糟的環境時,心情就會有點躁。
所以,收納,整理學習和工作區域,是化解浮躁情緒的必備良藥。
3.拒絕無用社交
週末,你在家準備好了果盤和飲料,開啟電腦準備看電影《天使愛美麗》。
假如這時同事打來電話:“出來逛街嗎,商場正打折呢!······哎呀,你就來嗎,權當陪陪我嘍!”
想一想:我有需要到商場買的嗎?同事跟我算很要好的朋友嗎?
沒有!不算!那就拒絕。
時間、健康、精力,最不應該浪費在並非特別重要的事情和人身上。
4.多看紀錄片
看風景、人文、歷史、美食。
5.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上
毒舌張愛玲說:內心空虛的人,才喜歡窺探別人的隱私。
6.做手工
說出來可能沒人信,我每次煩躁到什麼都不想做的時候,就會找點東西縫,然後就慢慢平靜下來了。也有人喜歡織毛衣、織帽子。
《百年孤獨》的作者馬爾克斯說他寫不出東西的時候,喜歡用螺絲刀修理家裡的門和插座,給門刷上綠漆
7.接納自己,喜歡自己,從外在到內在
喜歡自己的第一步,從接受自己的外貌開始。
內在的,一方面有意識地改進,學著凡事有主意,不人云亦云;學會擁有“被討厭的勇氣”,生而為人,我得自己先高興。
8.讀書,構建自己的小宇宙
如果說讀書的人和不讀書的人有什麼區別,我首先會說:讀書的人不會孤獨。
即使孤單,也不會孤獨。
因為透過讀書,他們構建了自己的宇宙,會借用書中的人物經歷和道理,對比,化解自己的問題。
9.不貪心,不急功近利
選擇幾件喜歡的事情,慢慢做,堅持做,哪怕從頭學。一份願意花幾年時間種一棵樹的耐心很重要。
10.減少不必要的開銷
可以適當減少買衣服的次數,而衣服當多以簡潔為主。不要把錢花太多在零食上,而是多鍛鍊,健身,因為氣質真的比身材更重要。
11.多看書,多學習
浮躁有時候是自己缺少知識,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就該產生急躁了,以及不安,讓我們面對這個事情的時候就會急躁,不能平靜下來,透過看書記,讓我們掌握一些方法,學會調節
12.學會放鬆
音樂、運動、冥想 透過這幾種心情釋放煩躁,讓我們的心情能夠平靜下來,靜靜體會當下。
13.不斷嘗試的東西,保持與外界的聯絡
在電子廠工作過的女孩都知道,那裡的工作是一件事重複幹多次,學不到什麼新東西,工作佔據了生活的百分之八十。久而久之,開始與社會脫節。所以,要不斷嘗試新的東西,跟上時代的進步。
14.放空自己
可以讓自己頭腦發呆什麼都不去想,讓自己放鬆,會發現心態慢慢地就會平靜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