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男孩免不了長成男人,生理上的成長迅速歡脫,心理上的成長卻往往令人筋疲力盡。
小時候的好奇,長大了很容易變成煩怨甚至恐懼。
有些事情,不知道還好,一旦知道了,痛楚地感受如影隨形無處可逃,心理上無盡的消磨,任你再精壯的漢子,也要委頓如枯土。
鋼鐵般的身軀,化為繞指柔,不僅僅是笑話。
小時候聽笑話,真的以為是笑話。就像看黑白電視裡的周星馳,只看到了喜劇性的表皮,骨髓裡的悲情,只有在被社會錘鍊之後,才會在某個不經意間頓悟。
那時候,我們還小
曾經有多好笑,頓悟時就會有多好哭。
然而,所有的頓悟,都是建立在長期積累思索總結的漸悟上。
我們也許感受不到自己在漸悟,但思緒在飛舞,情感在流淌,就像血液在奔流。
時間老朋友最後悄悄又輕輕地一推,一扇門開啟,我們頓悟了。
其實那些事情一直在那裡,只是我們開啟門前,要花費無形無盡的心力。
這些心力,讓男孩成長,讓寒暑更迭。
【二】
寒來暑往,一年又一年,走過的路長了,見過的人多了,經歷過的事情繁雜了,遇見的女孩兒也都長大了。
那些少年時候不明白的事物,隨著頓悟一次又一次發生,漸漸變得清晰起來。我們不僅學會接納人生註定的無奈,也學會了爭取應有的歡喜。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天地人,慢慢在男孩的成熟中開始真正地相敬相和。順勢而為,無為而有為。那些古老且玄而又玄的道理,也一天天明朗、通透起來。
就像有一天你突然發現,那些費盡心機描摹的圖案,不如寥寥數筆大片留白意境更深遠。那些苦苦看守緊緊束縛的情感,不如張開雙臂彼此自由來得長久舒適。
那些華而不實,那些夢幻泡影,不如親愛現實,不如親近塵埃。人天生就會有所希求,合理控制慾望大有裨益。從古至今,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都不失為一種高妙境界。
所求適可而止,一身正氣,如高崖傲立,任風吹雨打,我自剛強矗立。正如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
所以,你有沒有覺得好多事物是如此地相通,好多道理最後其實都是概念的重新描述。
一個男孩走向成熟前,應該努力學會把這些道理彼此打通,讓自己也變得明朗、通透起來。
畢竟,不明朗的人生,不通透的自我,自己都折騰不清,還如何體味這世間的美好。
【三】
有人說,一個男孩成熟的標誌,就是能聽懂李宗盛。
一個不成熟的人,一個未曾經受生活磨洗的人,很難體會李宗盛簡單歌詞背後的深厚情感。
當小李變成老李,當小男孩長成老男孩長成丈夫父親頂天立地的男人,他一定已越過山丘,他也許曾失去了她,他也許曾漂洋過海去看你,他也不會忘記為你受過的冷風吹。
通向真正的成熟,歌詞裡已經說了:山海、風雨、愛恨。
他已是老李,我們也不再少年
讀到這六個字,你有沒有覺得那個頂天立地的男人,就像金庸武俠裡的俠客,他在頂天立地之前,就不能路途平坦一帆風順。
而金書裡兩個最為悲情的少爺,恰恰一個林平之,一個遊坦之,都是年少時候一帆風順既平又坦,也都在失去父母庇護後踉踉蹌蹌苦難無數。
很多人說金書只是成年人的童話,但其中的遣詞造句、人間大義、人物成長描述等方面的成功,卻註定是一座座高大的山峰,值得我們一次又一次去閱讀、去攀爬、去接受洗禮。
【四】
當一個男孩二十七八歲,要是沒有讀過金庸原著,覺得李宗盛不好聽,看周星馳總是笑,那他一定一直過得好幸福。
希望這偉大時代,能庇佑他一直幸福。
也希望經受洗禮和不斷成長的我們,能在未來收穫更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