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閱讀共讀營今天共讀第三、四章
我們在第一章得知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觀察、感受、需求、請求。那麼第二天共讀第三、四章,主要講觀察和需求。同時也舉例說明區分觀察和評論,還有區分感受和想法。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聽到這些相關的詞彙,很多時候會不會被我們自己誤解呢?我想肯定是有的只是在溝通和 交流過程並不知道,但實際上已經給對方帶來影響甚至傷害。
我經常在地鐵上和路上都會觀察一些現象“一個媽媽帶著一孩子,讓孩子在地鐵上到處跑”,“一個爺爺帶著孩子闖紅燈”,“送外賣的騎手為了趕時間,抄近道”,這些可以說都是我的觀察,但我不能直接評論我所觀察的現象,雖然很多事不能去做,比如闖紅燈啥的,但結合個人習慣,很多人自己就是這樣的行為,才會影響身邊的人也跟著這樣做,如果說非得評論,我可能只能對事不對人。
我們會經常聽到“每次,曾”這些表達的大多數是觀察,另外“總是,從不”大多數情況表達是評論,還有“經常,很少”他們介於兩者之間需要根據當時場景來判斷。回想下我們在工作是不是也聽到這樣的“你每次都做不好”“你不記得曾給你講過多少遍了”“你總是這樣回答我‘’你從不關心這件事”等。期望你我看完這樣這本書,慢慢去學會書中的一些方法,好好的去對待身邊的人。
我有時在溝通中會示弱,同時書中也提到“示弱有助於解決衝突”,在很多衝突的時候我們會在情緒的制高點,雙方都很難平息,那麼這個時候我們要解決這個衝突,就不能再情緒高漲的時候去處理,而是先穩定,試著示弱,讓對方感受你解決問題的誠意,在坐下來好好談,可以和對方說說你對這個事情的想法以及一些感受,讓對方覺得你並非惡意。
在生活中我們也會聽到這樣詞“我覺得,你應該,我很,我有些,等等”,書中提到一個“我覺得我吉他談的不好”這是想法;“作為其他手,我很鬱悶”這就是感受。書中建議我們用“我覺得”換成“我認為",是不是感覺也不一樣呢?
雖然不用建立自己的語言詞彙庫,但在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每天也會說一下表達感受的詞彙“快樂、感到、開心、自信、幸福、滿足”這些都是,所以說在生活中非暴力溝通我們也是有使用,只是沒有很好的理解他,也沒有透過非暴力溝通去運營他。
看完前面四章,建議大家回想近期遇到的一些事情,有些事情是不是可以當場就處理,是不是可以運營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去分析及處理,透過這樣的學習,我們的目的就是讓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去應用,也是為了工作更高效,感情更和睦,這或許就是我們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