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前一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大江大河2》其中的一個場景讓我深有感慨:

當初為了楊巡創業,媽媽出面,借遍了鄉里鄉親,然後媽媽和弟弟妹妹,一家人省吃儉用,一點一點還村裡人的錢。只要村裡人有什麼事,媽媽都主動去幫忙,只是為了還上別人的人情——

前幾年熱播的電視劇《溫州一家人》裡面,也談到了溫州鄉村盛行的互助借貸的方式。正是依靠這些來自鄉親、朋友的借貸,溫州人這才能夠解決資金匱乏問題,在紛紜的商戰中抱團作戰,生意越做越大。

互助性的借貸,這本來就是中國民間極其常見而自然的社會現象,長期以來,人們靠著這些紓困,支撐起了民間經濟生活的正常運轉,借錢,還錢,大家相互信任,以誠相待,這是很自然的事情。

親戚之間,相互借錢,本來是很正常的事情。出了事,親人不幫,誰來幫?

這裡,我想說說朋友之間借錢的事。

管仲和鮑叔牙是好朋友。起初,管仲和鮑叔牙合夥做買賣。管仲家裡窮,出的本錢沒有鮑叔牙多,可是到分紅的時候,他卻要多拿。鮑叔牙手下的人都很不高興,罵管仲貪婪。鮑叔牙卻解釋說:“他哪裡是貪這幾個錢呢?他家生活困難,是我自願讓給他。”

如果不能談錢,不能共事,朋友這個詞,還有多少斤兩?

古人談到朋友,有一個詞,叫“通財之誼”。朋友之間相互信任,能夠相互之間有金錢往來,才是彌足珍貴的友情。否則你想,如果有人自稱是你的朋友,能夠一起吃喝玩樂,平時也能黏在一起,可一旦出現了困難,光說兩句面子上的話,沒有金錢上的實際幫助,這樣的朋友,到底有沒有意義?

能在一起談錢的朋友,才是真朋友。這一點,不由讓我想起了著名的馬克思和恩格斯。

這兩年,錢是越來越難借了。

一是消費升級,房子、車子這些大件奢侈品,掏空了家家戶戶的錢包。二是不知什麼時候起,“借錢”被大大地汙名化了。

一說到借錢,網上鋪天蓋地都是“再也不借錢給朋友了”“借錢是孫子,還錢是大爺”“要麼不借,要麼就做好永不再要的準備”等等,好像只要借給別人錢,就一定會被賴賬,就一定會落到像孫子一樣求著還錢的境地,本來想借給人的,都緊緊地捂住了錢袋子。

不借朋友就算了,現在連自己親人都不能借了。網上盛傳的“扶弟魔”的段子,甚囂塵上。貧寒家庭的女子,嫁給了事業有成,資財小有的中產,結果,媳婦一心幫扶不成器的小舅子,偷偷拿出家裡的存款,甚或賣掉股票、房子,幫著小舅子創業、還賭債等等,總之一句話,扶弟魔不能做,小舅子不可幫。

朋友不能借,親人不能借。網際網路和口口相傳的輿論影響竟如此大,使中國人之間的關係更加涼薄。

作為一個多年來經常借人錢的人,自己對此真的很無語。

實際據我所知,大多數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或早或晚都借過錢。這裡面,欠賬不還,死皮賴臉的雖說不在少數,但大多數借了別人錢的人,都不是這樣的。比如我:

借了錢之後玩消失:不是消失。而是借了別人錢,總覺得欠別人的,在無法儘快籌到錢還款的時候,真的不想見到債主;

借了錢之後,連電話都不敢接:為什麼不敢接?實在是一接到電話,立刻後背冰涼,全身冷汗;四顧彷徨,不知所之。總想著,能避一會兒是一會兒吧。

大機率是:只要接到催款的電話,就六神無主,夜不能寐。伍子胥過昭關,一夜白了頭;欠債的人遇到催債,怕也是這樣的心情。無可奈何,錢是硬梆東西,沒有就是沒有。沒辦法。所以,一般情況下,如果別人借了你的錢,怕見你,就是正常的。一開始不接,也並不表示他賴賬;等一等,讓他先去籌錢,或者,幫助他鼓起勇氣來,才是朋友最好的做法。

我的好多朋友,當我借了他們的錢時,只要人家打電話來催要,一般都會立刻想盡辦法還錢,儘管因為還錢讓自己陷入更困難的處境,我也會把還錢放在第一位。

我敢說,大多借了別人錢的人,都和我是一樣的。

近年來,對借錢人的汙名化,越來越嚴重了。這裡面到底有沒有別有用心的人在背後推波助瀾?反正我知道,由於親朋好友借錢越來越難,加上網際網路的便利,許多人,更多的是年輕人,紛紛選擇了網貸,最終落入高利貸的坑裡,難以自拔,很多人,為此搭上了性命。

這時候,只要我們有一點互助的精神,何至如此?

寫到這裡,我不由懷疑,汙名化民間借錢,這是不是資本控制輿論後的一種舞弄?

最後,我絕不是為了“老賴”辯護,也絕不是想引誘大家都去借給別人錢。只是,一種正常的民間友情、親情借貸行為遭到如此詬病,而導致人倫喪失,人情涼薄,這不管怎麼說,都是不正常的,不是嗎?

希望大家都能謹慎但又勇敢地,把錢借給信任的朋友,也希望所有借了別人錢的人,都能及時還款,誠信做人。

願塵世溫暖,少些涼薄。

5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女人,究竟要不要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