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綜藝節目《奇葩說》上曾有這麼一道辯題,“感興趣的工作總是996,我該不該886?”

其實,感興趣的工作不管它到底是不是996,上班沒多久,人都會天天想著啥時候能886。

這個時候就會有人問了,為什麼啊,不是說興趣才是支撐人走下去的最好動力嗎?

原因很簡單,興趣就是愛好,是人積極情感的投射。而工作是本質是出賣勞動力換取報酬,利用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透過為社會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來換取合理的酬勞。

我們同時活在社會規範和市場規範兩個不同的世界裡。

社會規範是那些看不見的、隱形的規則。它包括人們之間友好的請求、我們的本性和共同需要。比如我們的興趣愛好、感情、社會責任感等等。

比如說,你懶得去飯堂,讓舍友回來的時候給你帶飯。舍友幫你帶了,不意味著你馬上就要給他帶一份回來。這是不要求對等回報的,也不是即時生效的對等行為。

市場規範則截然不同,這裡只存在利益交換。所有的交換都存在利益比較,它們黑白分明清晰可見。

幹活一個小時,時薪是14.85元。租房一個月,月租3000元。住一天酒店,185元。明碼標價,按勞取酬。

如果我們能在社會規範和市場規範中,各自按照它的軌道執行,生活雖然忙忙碌碌,但也不至於衝突。

就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吧,我們去別人家吃飯。如果是生活在社會規範裡,那麼酒足飯飽後,豎起大拇指誇讚主人家手藝真好,自然賓主盡歡。下次你再來,他們依然會熱情款待。

要是市場規範呢?去別人家吃飯,就要提前說好在這家湊伙食,每個月交多少錢的伙食費。儘管你一個月也吃不了幾頓,但錢還是按你吃了幾頓飯來算。

當社會規範和市場規範起衝突了,情況就不妙了。試想一下,親戚給你介紹物件。你和女孩子約會了好多次,吃飯,你礙於男子氣概,買單。看電影,你還是買單......結果女孩子說,我們不合適,你值得更好的。

你的心在滴血,本來就囊中羞澀。現在約會的成本就像泰坦尼克號,眼看撞冰山要沉沒了。這時候,你腦子裡兩種想法在打架。

是要按照社會規範來挽留:“還能再給個機會嗎?我覺得你就是最好的。我們也許可以再多瞭解一下彼此,你會對我改觀也說不定。”

還是遵守市場規範,掏出計算器,一筆一筆地算賬。“你看你吃了我多少錢,花了我多少錢......就這麼甩了我,說不過去吧。我叫只雞都花不了那麼多。”

女孩子聽到這話,多半會一個耳光扇過去。從此,你在親戚朋友中,風評就是個爛人。

有的人的愛好是開著車四處逛逛,網約車司機也是開著車四處跑。為什麼讓這些愛好開車的人,去兼職開網約車就不能忍受了呢。

當志願者的時候,可以義務去幫忙。一旦變成每天薪水日結,反而不想去做了。

這是因為一提到錢,市場規範就會進入腦子。人們會本能就計算,薪酬和付出的時間精力是不是等值的。

當免費的時候,人們用的是社會規範。所以人們可以用時間去換取愉悅感,不管是悅己,還是做社會貢獻的快樂。

一旦市場規範進入我們的考慮,社會規範也就隨之而去。

更糟糕的是,只要社會規範和市場規範一發生碰撞,社會規範就會退出。換句話說就是,社會規範很難重建,就像破鏡難圓。

筆者高中時,換了一個嚴厲的班主任。她提出了誰遲到就罰款三元,充進班費。本意是遏制遲到之風,然而適得其反。

原來遲到還會覺得愧疚,感覺不敢抬頭見班主任。現在既然交了罰款,那我為遲到付出代價了,一週遲到幾次,取決於這周的零花錢有多少。

那再取消罰款有用嗎?也沒有,同學們依然我行我素,甚至變本加厲。

歸根結底,一旦社會規範被市場規範打敗,它很難再發揮任何作用。

所以,原本只是我們愛好的興趣,被引入市場規範,也就是變成工作後,我們反而會更厭惡這份工作。

10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過年去男方家還是女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