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奢求一個微笑

日期:2017年4月5日

天氣:春暖花開

母親今年46歲,在她這一生中最驕傲的是,自己的兩個孩子都考上了大學。姐姐叫敏,22歲,研究生。弟弟叫傑,21歲,在讀本科生。

都說兒子和母親最近,但是可悲的是,傑和母親的關係卻非常的平靜,平靜的可怕,平靜的似乎像是陌生人。

都說,遠在他鄉最想鄉。可是在傑看來,一年中最痛苦的事莫過於寒暑假回家。也都說兒子和母親最像,是的,傑也一樣,母親寡言,傑無言。每次母子相坐,除了沉默,還是沉默。其實,母親很愛傑,只是性格的決定,造成了傑長達20年的誤會:母親不愛自己。但是,畢竟血濃於水,當一方打破平靜,另一方必將捲起浪花。

13年的春節,傑大一,放假回家,那一年,全家人一起看春晚,電視裡熱熱鬧鬧,電視外卻沒有一點過年的氣氛。傑在想:似乎我和這一家人的關係就好似油和水,可以接近,卻無法互融。那一年春節,傑和母親的對話只有“吃飯了”,“奧”,重複,單調,且乏味。這也是傑的感受。

14年的春節,傑大二,同樣,與以往回家一樣,不悲不喜。同樣的場景:看春晚。這一年,母親坐在傑的側面,當傑看到郝建的“按表走”,忍不住笑了一下,只是微笑,這是傑幾年來的第三次笑,傑清楚的記得,而這卻是母親第一次見傑笑。母親捕捉到了這個微笑,當時“一時失語”,說了聲,“我最愛看傑笑。”其實母親心裡明白,她這是第一次看傑笑,如果說非要說有,那可能還是傑還在她襁褓中的時候吧。當時,傑聽到母親說話後,收住了笑容,回頭看了一下母親,此時母親似乎像撒謊的孩子一樣,低下了頭。

那晚,全家人散去,傑回到了自己的房間,關上了房門,一個人失聲痛哭。都說父母最開心的事莫過於兒女的成就,但沒想到多年來,母親的要求僅僅是自己的一個笑。傑痛恨自己,恨自己對母親小小的要求都給的如此吝嗇。吝嗇的,讓母親足足等了二十年。從小到大,傑總覺得和父母之間似乎像有一條鴻溝,無法逾越。自己就像是一個被忽略的孩子,粗糙的養活了幾十年。但是,直到今晚,傑才願意承認,父母的內向其實自己早就知道,只是不願接受,造成這條鴻溝的原因,主要是自己的任性。於是,傑,發誓,要填平鴻溝,給父母永久的微笑。

而那晚,母親回到房間後,和傑的父親有了一下的對話:

“是不是今天自己說錯了話?”

“為什麼會這麼想呢?”

“因為自己奢求了十幾年的微笑被自己說沒了。”

“沒事,以後儘量我們說話小心謹慎一點,這孩子雖然寡言,但是特敏感。”

“自己的孩子,我已經不知道如何去適應了。”

“慢慢來吧。”

……

……

……

夜,寂靜而深沉,哭累了,傑睡著了,而父母還在竊竊私語,伴隨著夜空的夜晚,因為不知道明天該如何面對孩子。

第二天,傑出了房間,伴隨著微笑,因為他要把欠父母的微笑還給他們,雖然他知道還不完。

那天母親哭了,不過是開心的哭,發自內心的苦,看著孩子笑了,自己多年的苦值了。

那一天,陽光甚好,但願從此以後,每天都是好天氣。

其實,有時候就是這樣,我們總說父母給的壓力太大,其實這或許是我們想要逃避責任所找的藉口:推給父母。因為我們知道,推給父母,他們會毫無怨言的接受,而給了別人,別人會讓我們受到應有的教訓,而父母則不會。所以,到頭來,我們總會傷害自己最親近的人。

有些愛,無法表達,只能深深地烙在心裡;

有些愛,不用表達,彼此心照不宣;

有些人,無需刻意,會是一輩子的記憶。

從此以後,你們就是我愛情的子集,每天起床,告訴自己,讓自己保持一個微笑,留給最愛我們的人,也留給愛情。

8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春節了又到了被催婚的時刻,又到了租女友回家過年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