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回家過年比較早,陪媽媽去趕集買菜準備做年夜飯,去趕集也是臨時起意的,下午三點多才到鄉鎮集市,下午買菜的商販不多了,跟媽媽說想吃什麼隨便買,過年嘛!吃喜歡吃的,不要怕花錢,只可惜將近古稀之年的母親一直生活在農村,不會亂花一分錢。
母親買帶殼的豌豆,商販要6塊錢1斤,她覺得太貴,只給4元/斤,商販不賣;到下一個攤主給出兩種價格:6元/斤和5元/斤,因為豌豆大一點飽滿一點的6元/斤,小一點但不是很飽滿的5元/斤,母親指向飽滿的豌豆說能不能便宜點4元/斤,
攤主:不賣,小一點的4元都不賣,別說大的了。
繼續到下一個攤位問,價格也是在5-6元一斤,媽媽繼續給4元,攤主還是沒賣,看著年邁的媽媽一瘸一拐的樣子,腿腳不便在集市上來回走動;又到下一個攤位詢問價格,賣菜的攤主是一位50多歲的婦女,幾個女人在一起聊天,有說有笑,歡聲笑語當中透露出尖酸刻薄的話語,竊竊私語的在說母親買一點兒豌豆多花一兩塊都捨不得,買不起就不要買之類的,聽到她們說的話,我心裡就不爽了,準備懟她們兩句,媽媽說:算了,嘴長在別人身上她想怎麼說就怎麼說吧!有什麼慪氣的,庸人自擾,那不是給自己找不自在嗎?閒言碎語在農村只要有人扎堆的地方隨處可見,不要動怒,要這樣的話你會過得不開心的,聽了這話我也偃旗息鼓,成年人該冷靜沉穩一定。
討價還價是一種樂趣,趕集的目的不是要買多少東西而是遇到一些多久未見的人聊聊天,家長裡短嘮嘮嗑。
而後又繼續往前走,菜市走完了,轉到另一條回家的路看到攤主有賣的,媽媽又過去問,豌豆不錯飽滿均勻,攤主要5元每斤,我心裡想,這次媽媽肯定會按5元一斤買了,因為這麼多次的詢價最低是5元,低了別人不賣,沒想到的是她又給出4元一斤,攤主居然勉強同意賣了,我都不知道該說什麼?懵的。
作為年輕人來說,最多問兩家,大概是這個價也不會再問了,該多少是多少,討價劃價浪費時間和丟面子,不差這一兩塊錢,但這次跟媽媽一起買菜,我並未說什麼,默默的跟隨,她挑選好了我掃碼付款即可!對這種做法你認為可不可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