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半夏
為什麼這麼多人把家產留給兒子,養老生病卻要求兒女承擔一樣的責任?那是因為,他們始終認為兒子是家裡人,女兒是別人家的人,所以想盡辦法讓別人來承擔一半的醫藥費就覺得自已家就賺了。
有這樣想法的父母,不在少數。可父母也不妨好好想想,哪怕你把自己全部的家產都留給兒子,可兒子是否會真心實意為你們養老送終?
也許兒子不會有太大意見,但娶進門的兒媳卻未必。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可父母的偏心,兄弟的自私,只會把女兒越推越遠。
1孫萍從小就生活在農村,不過父母卻沒有像其他父母一樣重男輕女,只會偏心兒子。雖然父母想盡量做到一碗水端平,可身處農村,他們還是指望著兒子給養老。
於是孫萍出嫁後沒多久,在弟弟的慫恿下,父母就把自己手頭的所有積蓄都給了弟弟。不但如此,老兩口還在外面打零工,弟弟結婚的時候,又把自己掙來的錢全都用在弟弟婚房上。
雖然父母有些偏心,但孫萍也可以接受。更何況父母雖然偏心弟弟,但他們卻沒有強逼著孫萍也拿錢補貼弟弟。就這一點上,孫萍還是認為自己在父母的心裡有一定的份量。
2只是弟弟結婚後第二年,父親生了一場重病,住院了差不多一個月,當時住院費用是20萬。父母原本以為,兒子拿走了自己的全部家產,他們這些年來掙的錢,也全都花在了兒子身上。現在父母生病了,兒子應該會拿出醫藥費。
可他們卻想錯了,兒子和兒媳不但沒有拿錢,反而來到女兒家,要求女兒平攤20萬住院費用,說都是兒女,應該要一起承擔這個費用。
可女兒孫萍在父親剛住院的時候,就應該給了父母五萬塊錢。而自己的家產全都給了兒子,於情於理,這20萬都該是兒子來承擔,不應該讓女兒來承擔。
3可弟弟就是說,都是做子女的,誰都不可以置身事外。父母如果讓他一個人出這20萬,那就是偏心。孫萍聽到這些話,氣得不行。
她反問弟弟,你的房子是爸媽買的,你結婚的婚禮酒席也都是爸媽出錢,就連你現在養孩子還房貸也都是爸媽出的錢。你自己掙了多少錢,你心裡沒數嗎?
而我呢,結婚前後,什麼都是我自己置辦的。咱們家的所有錢,不都是你繼承了嗎?爸媽全都給了你,我一分錢都沒有拿。所以這次住院,我作為女兒,也花了五萬多,我覺得已經足夠了。
可弟弟還是說不夠,就是要孫萍承擔一半。可這明顯就是不合理的,孫萍直接把弟弟趕走了。只不過她還是心疼父母,就把父母接到了自己家養老。
4而弟弟顯然還不死心,經常來孫萍家鬧,鬧得大家都不得安生。父母看到兒子如此不爭氣,如此斤斤計較,內心裡也很不滿,也更不敢指望兒子會養老。最終他們把名下的房子,過戶給了女兒,說以後他們就指望女兒養老了。
弟弟聽說之後,鬧得更兇了,每天都登門跟孫萍和父母鬧,罵父母偏心女兒,罵姐姐自私自利。看著不斷鬧騰的弟弟,孫萍和丈夫都很頭大。
最終孫萍考慮到父母的感受,再考慮到父母把名下房子過戶給了自己,她就再拿出五萬給弟弟,算是湊齊了10萬醫藥費。如果弟弟再鬧,她就一分不給。可顯然弟弟的胃口卻不止這個,拿了五萬塊錢後,又要求把父母名下房產賣掉,一人分一半的房款。
孫萍對弟弟再也沒有了耐心,她很乾脆趕走了弟弟,並告訴弟弟弟媳,以後兩家也不必再來往了。說出斷絕關係後,父母臉色都有些陰沉下來,可孫萍也沒辦法,這樣自私厚顏無恥的弟弟,她是真的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5父母的錢財全都給了兒子,女兒基本都沒有得到。所以,父親生病需要20萬,女兒承擔5萬,其實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畢竟繼承多少,贍養多少,這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所以,老人生病需要20萬,家產全部給了兒子,現在要女兒來平攤費用,是極度不合理的。除非女兒是很有錢的人家,不在意這些錢,那倒是沒有其他問題。可孫萍顯然不是有錢人,她也是努力打拼才擁得今天的一切。
其實,有些女兒,並不是太在意父母會不會給自己分家產,而是在意父母的心裡有沒有自己的份量。如果父母心裡有自己,那麼多數女兒是願意忍讓和妥協的。因為他們不想父母為此而傷心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