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繼續讀這本書。
書的內容比預期的要好的多。讀到現在最大的感觸是,這是一本和其他心理學書籍截然不同的書。如果說佛洛依德、榮格、佛洛姆等人的書是學術類的書的話,那麼這就是一本以心靈雞湯的行文方式寫的心理學著作。但我在其中看到的是一個又一個的邏輯,具有科學的嚴謹性,而不是傳統以上的心靈撫慰。
今天讀到關於懶惰和恐懼的一章。
人人都懶惰,而懶惰又和恐懼緊密相連。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關於懶惰的“日常行為"。
比如拖延症,比如無法養成一種計劃養成的習慣。
恐懼則源於對於痛苦的感知。比如"跑步"這種習慣的養成,在開始時是艱難的,主要是身體一開始不適應,會覺得吃力,或者說,在某種程度上會覺得痛苦。當人預知到這種痛苦的時候,就不願意跑步,這個習慣也就沒有養成。
再比如,很多年前計劃學習MBA, 但是想想要付出那麼週末的時間,而是考試學習什麼的都不是看起來那麼快樂的事情,於是就一直拖著,始終沒有行動。
又或者,一份工作做久了越做越有安全感,雖然從收入職場發展等各種角度可能覺得都是雞肋,但是從很大程度上又習慣了熟悉感帶來的安逸,於是始終不願意嘗試另一份可能更有發展但同時也肯定更有挑戰的工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很多人,不願意也不敢跳出自己的舒適區。
情侶或者夫妻之間相處貌似亦是如此。相互之前養成了依賴性。於是對於很多毛病彼此之間互相縱容,覺得雖有缺點,但也沒有必要改正,這種狀況只會阻礙心智的成熟。
一個人的成長是不容易的。我常常聽到40歲左右的人說:"我這輩子大概就這樣了”。當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既覺得有危機感,又感嘆人對於自己成長和心靈完善的放棄是可以這麼地輕易。
說有危機感,是我自己想象自己40歲時是否也會面臨各種困境。比如工作繁忙,根本沒時間學習新事物,身體也每況愈下等等。
之所以感嘆是因為,40歲也就是畢業十幾年而已,對很多人來說可能就是做了兩三份工作而已,當說出“我這輩子就這樣了” 這句話的時候,心中的不甘依然被懶惰覆蓋,或者說被恐懼覆蓋,覺得自己基本上沒有機會往上再提升自己了。
我有很多認識十幾年的朋友,有些過了35歲之後就大腹便便,中年大叔的樣子很明顯。但客觀上,35歲甚至40歲都還很年輕,想想有多少成功人士也是臨近不惑之年才開始創業?
我們常常給自己的懶惰找藉口。比如"我試過了,行不通,風險太高,還是安分守己的好”。
安分守己固然可以逃避風險,但過於安逸何嘗又不是讓自己處在風險之中?
害怕變化,是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的常態。
當然,另一方面,如果過於不安分,比如時常做出一些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冒險行為,則是不忠於事實。這也算一種懶惰,因為在沒有適當的付出之前,就想得到,顯然是不切實際的。
書的作者是位心理醫生。他每週的工作時間很長,但依然能做到家庭和事業的平衡,且能每天保持積極的心態。這裡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他熱愛自己的工作。
我們現實生活中的情況是,大多數人並不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對於很多人來說,工作只是養家餬口的工具而已。甚至大部分時候大部分人對工作都是厭惡的。
所以,努力提升自己,讓自己可以找到一份自己熱愛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其實很多人從畢業之後不斷跳槽,始終沒有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這背後的原因大概是技能的積累、認知的積累不夠,以及一定程度上的心智不成熟。
積累和等待,是走向成功的道路上兩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積累意味著保持學習的進取心和行動力,等待意味著不要因為不喜歡眼前的狀況就輕易換到另一個環境。過於輕易的切換,很多時候只是逃避,而不是成長,它甚至會阻礙一個人的成長。因為很可能,負能量在兩個不同環境裡隨著時間積累地越來越多,最後導致的是對工作這件事情的厭惡,或者恐懼。
書中也提到了潛意識。我們大部分的意識,都是潛意識。所以,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我們是很難了解我們自己的。在潛意識裡有太多的神秘和未知。
我們時常做一些讓自己覺得匪夷所思的夢,時常覺得某些事物好像曾經見過、曾經經歷過。很多時候,我們生氣,我們憤怒,我們沮喪,我們莫名得想哭,肯定有些現實中生活中的事件驅動,但是潛意識裡的未知可能帶領我們往負面的情緒越走越深,特別是,如果不能直面自己的內心,用正面的心態對對待的話。
我以前有些歐洲同事,他們常說“life is not easy"。
生活從來都不容易,但這件事情不是用來悲傷的,是用來當成家常便飯平常心或者說用樂觀的心態去對待的。
“逃避、懶惰、恐懼",是我今天讀這本書反省最多的主題。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