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跋涉在時間的長河裡,歲月在我們的奔波中靜靜地流淌,悄悄地消失。

又到一年過年時,一年的折騰、一年的拼搏,或許帶給我們的是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收穫。對於年的概念,在每個人心裡,都有著不同的情感色彩。我想,每一輩人對年味的詮釋是不同的吧,改變了的是年俗,不變的是人們對年的感受,是一代又一代人對幸福生活的追求,對美好事物的憧憬,對歷史文明的傳承,對傳統文化的積澱。

其實,我內心還是懷念小時候的年味。雖然那時候沒有現在這麼好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但那時候的歲月,卻值得我們用一生的時間去記住,去回憶,去眷戀。

小時候的年味,其實就是小瓦房裡飄出的裊裊炊煙的味道,是母親起早貪黑煎蘭花根、煎豆角酥、做豆腐的味道,也是家家戶戶殺年豬、燻臘肉的味道。

每年一進入臘月,母親就開始忙著掃房除塵、洗曬被褥、備好過年物質。年前掃房除塵是家家戶戶必做的一件事,也是過年的習俗之一。我家也不例外,每年都要來一次全面徹底的大掃除,母親每次都是拿把掃把綁在竹竿上,把蚊帳被席、桌椅板凳、缽碗瓢盆……全都搬出來,我跟弟弟洗的洗,涮的涮,曬的曬,等母親把整個屋裡面的蜘蛛網、灰塵打掃乾淨後再把東西搬進去,就這樣從早晨一直忙到晚上,雖然很累,但當我們鑽進暖暖的被窩,聞著陽光的味道,卻感覺很幸福。

家裡衛生搞完了,就沒我們小孩子什麼事了。接下來的這些日子,父母在廚房準備過年的物質,炸、煮、煎、蒸,忙的不亦樂乎。我們小孩子就開始掰著手指數著盼著正月初一了。因為在那個年代,只有正月初一才能有好吃的,才有新衣服新鞋子穿,才有壓歲錢。就這樣每天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正月初一了,按照永新的風俗,這天大家都要起早,在村裡腳步匆匆地挨家挨戶去拜年。每到一家,主人都會熱心地準備好香菸、零食與白開水,熱情地招待每個來拜年的人。大人拜年,我們小孩跟著無非就是看看誰家的零食好,看到沒吃過的就多拿點解解饞。去東家,抓幾粒糖果放進口袋;去西家,抓一把花生果放到了衣兜;去叔伯家拜年是小孩子最開心不過的事了,零食隨便吃,而且還有壓歲錢拿。那時的我們,不知道油鹽柴米貴,在回家的路上,時不時的拿出壓歲錢數一下,一元、兩元……美滋滋的想著這些錢可以買多少鞭炮和小手槍啦。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轉眼我們也都已為人父母,沒有了兒時過年的期許與興奮,但卻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上有老,下有小,雖然年味在不斷地變化著,但春節依舊是團圓的節日,更是我們普通百姓對來年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的憧憬。(劉平華)

6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賭博和離婚以及新婚姻法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