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xabay.com
家庭暴力其實遠比我們想象的要普遍。學者 Garcia-Monroe 的研究估計,大約三分之一的女性在她們的一生中遭受過親密關係裡不同形式的暴力。
撰文 | 錢嶽
責編 | 李汪洋
● ● ●
很多時候,當聽說家庭暴力的事件時,很多人會說:“她離開那個混蛋不就好了,她為什麼不離開呢?” 甚至很多專業的心理醫生和社會工作者在勸說被害者離開暴力關係時會說:“如果你繼續留在這段關係裡,你的孩子成為下一個被施暴的目標怎麼辦?” “你難道真的要等自己被打到進醫院了,才肯離開這段暴力關係嗎?”
這樣類似的 “問女人為何不離開” 的問題很普遍,但這些問題僅僅只是在過分簡化很複雜的情境。更糟糕的是,這些問題其實是在責怪被害者,它們的潛在邏輯是:如果她留在暴力關係裡,她被打、被傷害是咎由自取,因為她沒有做她應該做的事情——離開這段關係——去結束暴力。今天我們就來更深入地瞭解被害者的心理掙扎和生活處境,從而理解為什麼被家暴的女性繼續留在暴力關係裡。
2014年美國美式橄欖球球員 Ray Rice 在電梯內毆打女友的影片洩露之後,美國女性在推特上開始了#WhyIStayed,#WhyILeft的行動:透過發推文,寫為什麼自己會留在親密暴力中,又是因為什麼原因最終下決心離開的。
● Ray Rice 電梯內毆打女友的影片(可複製網址搜尋影片,無心理準備勿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c4NzgwMTI0.html?from=s1.8-1-1.2
研究者 Jaclyn D. Cravens 和她的合作者們2015年在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當代家庭治療》)上發表論文,根據對推特上這些資訊的分析,總結了女性留在暴力關係裡的八個常見原因。
她為什麼留下?
自我欺騙和曲解
在暴力關係裡,自我欺騙和曲解是非常常見的。自我欺騙和曲解的表現形式通常是被害者為家庭暴力的發生找藉口,從而將它合理化:比如她們相信是自己咎由自取,或者她們錯誤地低估所經歷的暴力的危害。
那麼被害者為暴力的發生找了哪些藉口呢?
● “被打是我的錯。”
● “我覺得家庭暴力會發生,是我的錯。如果我更聽他的,他就會停止暴力了。”
● “我覺得羞恥、尷尬,並且會責怪自己,因為我覺得是我激怒了他。”
還有一部分被害者在主觀上會將家庭暴力的危害最小化:
● “我留下來是因為我從沒想過,感情和經濟上虐待也是虐待。他說的那些難聽的話,並不會在我的身上留下淤青。”
● “我都不知道我男朋友對我的所作所為原來是家暴。”
自我價值
第二類常見的讓被害者留在暴力關係裡的理由是:她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因此她們才遭遇了這樣的虐待和詆譭。很多女性說:
● “他讓我相信,我一無是處,並且孤苦伶仃。”
● “我被操控、被洗腦了,以至於我覺得我不可能找到任何不打我或者不出軌的伴侶。”
● “他把我洗腦了,讓我相信我這輩子只能愛他一個人,我甚至一度都放棄生活了。”
施暴者通常是控制慾非常強的人,被害者的這些自我欺騙、曲解、以及極低的自尊心,在暴力關係裡都是十分常見的。比如,具有暴力傾向的男性會經常告訴他的伴侶:“你現在經歷的一切,都是你自己導致的。” “在別的男人眼裡,你根本毫無吸引力。” “能跟我在一起,你已經很幸運了。”
心理上的虐待和言語上的貶損在暴力、脅迫的關係裡,是非常常見的,這往往讓被害者變得自我懷疑、自我責怪、甚至感到自己一無是處,從而患上抑鬱症。這些日積月累逐漸根深蒂固的心理機制,通常讓被害者越來越難離開暴力關係。
恐懼
被害者提出的 “為什麼留下” 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她們很害怕她們的暴力伴侶,她們擔心如果她們試圖離開他、離開這段關係,相比她們留下,更糟糕的事情會發生。在暴力關係裡,施暴者往往會威脅被害者,他們會在身體和情感上傷害她們。這些威脅具有非常強大的震懾力,以至於施暴者可以控制被害者,然後讓她們產生從身體上到心靈上被 “禁足” 的感覺。有的女性說,她覺得自己被困住了,因為她的丈夫威脅她說,如果她要離開的話:“我會天涯海角地找到你,然後當著你的面傷害所有你愛的人,甚至包括我們的孩子,然後再把你殺死。”
救世主
很多人留下,是希望可以幫助她們的伴侶,她們愛他們的伴侶,所以希望可以改變他們。有些人也表達了自己對婚姻或者伴侶的承諾。也有人很可憐她們的伴侶,甚至將伴侶的需求置於自己的需求之上。比如有人說:
● “我覺得我會是一個堅強的人,我不會離開他,我要向他表示我的忠貞。我要治癒他,然後教會他如何去愛。”
● “他的爸爸死了之後,他變成了一個酗酒者,他說上帝不想讓我離開他,因為他需要我來讓他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除了上面提到的個人內在因素,還有一些很有力的外部因素也成為了被害者離開暴力關係的障礙:比如物質資源(如就業和收入等)、支援體系、以及保護自己或孩子的動機。
孩子
阻止被害者離開暴力關係的一個常見障礙是被害者的孩子。很多女性將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甚至願意犧牲自己的安全。她們說:
● “我很害怕,如果他不打我,他會打他的孩子。我珍惜孩子的生命多過我自己的生命。”
● “我被虐待了20年,我也保護了我的孩子20年。”
家庭期待和經歷
很多人講述了她們過去經歷的暴力體驗,扭曲了她們的自我認知,或者對健康的親密關係的認知。親密關係的相處模式和處理方式的代際傳遞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很多被害者模仿了她們父母的決定。還有人提到了來自家庭或宗教的期待,帶給了她們離開親密關係的壓力。
● “我看著我的爸爸打我的媽媽。然後我找了一個人,他就像我的爸爸一樣。”
● “因為我媽媽留下了。”
● “我媽媽告訴我,如果我破壞了我的婚姻,上帝會唾棄我的。”
在美國這個 “個人主義盛行” 的社會,尚且有人因為家庭期待而留在暴力關係裡。在中國這個離婚仍在被汙名化並且家醜不可外揚的社會,經歷家庭暴力的女性應該有更大的壓力尋求幫助或者走出暴力關係吧。
經濟原因
女性無法離開暴力關係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經濟匱乏,而這一點又和養育孩子緊密相關,因為很多的被害者說,她們沒有辦法保持足夠的經濟能力去撫養孩子。有人說:
● “為什麼我留在暴力關係裡?是孩子。我覺得我沒法一個人養活4個孩子。”
● “我沒有家人,有兩個年幼的孩子,我沒錢。”
● “這是真實存在的事情——經濟約束。我經歷過它,我的前任用我的名字借了無數的錢。”
孤立、缺乏社會支援
最後一個導致被害者留在暴力關係裡的原因是與家人和朋友的隔離以及缺乏社會支援。甚至有施暴者刻意地將被害者與外部世界隔離起來。也有人提到,並沒有相應的社群支援,讓她們有 “離開暴力關係” 的選項。
● “我留下了,因為我跨越了半個國家,遠離我的家人和朋友。並且,這裡沒有一個人可以幫我。”
● “我覺得自己和生命中重要的人都失去聯絡了。他曾跟我說‘你要麼選朋友、家人,要麼選我’、‘你必須二選一:他們還是我’。這就是我暴力伴侶給我下的最後通牒。”
● “他將我和我的家人、朋友完全地隔離了。我都想不到一個可以安全住著的地方。”
● “當暴力發生時,我們這裡沒有避難所。甚至沒有一條求助熱線。”
以上所說的八個原因,是被害者留在暴力關係裡的常見原因,但是這些原因也並沒有囊括所有被害者的情況或處境。在《你所不知道的家庭暴力:家暴中的性別不對等》的推送中,我們提到,女性也可以是施暴者,並且家庭暴力包括心理、生理、性、財務等多個維度,有多種表現形式。但是,這些推特上的資訊還是很生動地展現了被害者的親身體驗和感受,以及她們自己所表達的為什麼離開一段暴力關係會這麼困難。聽聽來自被害者的聲音,讓沒有經歷過家庭暴力的人,對被害者的處境有了更直觀的瞭解。很多被害者害怕說出她們的經歷,因為她們害怕來自朋友、家人、甚至專業心理醫生和社會工作者的壓力和負面評價。
如果更多的人對被害者講述的暴力關係裡的故事表達關心、體諒和理解,甚至伸出援手,而不是指責 “你不離開他,所以你咎由自取”,那麼被害者更可能尋求幫助,從而活在免於暴力的人生裡。
作者簡介
錢嶽,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參考文獻:
Eight Reasons Women Stay in Abusive Relationship: http://family-studies.org/eight-reasons-women-stay-in-abusive-relationships-2/
Cravens,J. D., Whiting, J. B., &Aamar, R. O. (2015). Why I Stayed/Left: An Analysisof Voices of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on Social Media.Contemporary FamilyTherapy, 37(4), 37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