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林是我一個朋友的老公,朋友說“結婚後自己都沒改掉老公摳門兒的毛病,沒想到被我兒子給治癒了”。
聽見朋友的調侃,小林不好意思地笑笑,說道:“都說窮養兒子,富養女,我爸媽就是這句話的忠實執行者,但我卻再也不願意窮養我兒子了。”
小林的家庭條件本還不錯,但父母小時候在物質上管得很緊,平時也不怎麼給零花錢。
小學去春遊,老師讓自由活動,別人都有錢去玩一些專案,自己除了帶去的零食以外兩手空空,不能參加又不敢單獨走遠,只能站在一旁羨慕地看著別人去玩;
中學了,上學離家有三站路的距離,小林媽媽會每個月算好天數給交通費,為了手上能留下點零花錢,小林經常在下課的時候趕作業,放學的時候步行回家,沒有自習的時候就跟家裡說去朋友家寫作業寫晚了,有自習的時候就說被拖堂了,多幾次,也就沒人再問了;
大學生活永遠沒有別人口中的精彩,教室、食堂、圖書館、寢室,就是小林固定的線路圖,室友都和他開玩笑,說他“打腫臉,充學霸”,可只有他自己知道,有些精彩需要消費,消費意味著花錢,而自己已經養成事事精打細算的習慣,但卻不願再同學面前表現得斤斤計較。
直到遇到朋友,開始戀愛,兩人也沒少繞著“可以買什麼”,“不該買什麼”吵架。
小林說自己也不想這樣,為一點小錢心裡不舒服很久,但之前雖然覺得這個問題是個嚴重的困擾,卻都沒有想過改變,直到成為了爸爸。
對兒子成長過程中的某些瞬間的觸動讓小林開始思考,如果自己現在的一些習慣是父母錯誤教育方式留下的“烙印”,那自己為什麼還要以“窮養”對待兒子?
02堅持”窮養男孩,富養女孩“的父母們,本意是想讓男孩磨練心志,女孩不因匱乏而屈從他人,卻簡單地把這些與物質掛上鉤,把窮和富對立起來,並刻板的套在孩子的性別之上,卻忽視了這些背後孩子的感受。
“窮養男孩”的教育,讓身在獨生子女家庭的小林即使成人還在“療愈”自己,那當這種育兒經用在有兒有女的二胎家庭又會怎樣呢?
張琴家的兩個孩子相差一歲,兄妹之間經常動不動就打了起來,張琴也總是埋怨大寶沒有哥哥樣。
一天兩個孩子又開始大打出手,媽媽訓斥了大寶,大寶委屈地朝張琴喊道:“你不是我媽媽,你只是妹妹的媽媽“,外婆看見張琴吃驚地愣在原地,趕快出來打圓場,”小孩子胡說什麼呢?你和妹妹都是媽媽的心尖尖”。
聽到外婆這麼一說,大寶哇地哭了起來,一邊哭還一邊說,“才不是,新玩具都是妹妹的,吃什麼都是她先選,我想要買東西,媽媽就說男孩那麼愛花錢幹什麼?”
聽到兒子這麼說,張琴鼻子酸了,怎麼也沒想到,自己以為對兒子好,卻成了兒子心裡的傷。
張琴不是偏心女兒,只是想著男孩要苦點,女孩要寵點。
”窮養“和”富養“成為兩個對立的獨立狀態,同時出現在家裡,孩子也會去觀察、對比,他們和父母的視角不同,不會想到這是父母根據性別不同而產生的差異化養育,只會以為父母的愛有失偏頗,對另一個孩子新生怨懟。
03沒有父母的養育目標是想讓孩子長大後一身窮苦,即使選擇窮養的父母也不會如此。大多數這樣養男孩的父母不過是相信“梅花香自苦寒來”,目的是讓男孩子變得不畏風雨。可惜一些家庭把窮的條件過於放大了,把窮、苦等同於挫折教育的唯一條件,把物質條件壓得很低的同時,精神供給和愛的表達卻沒跟上,各方面的匱乏讓孩子心裡開不出花來,又何來香氣可言。
若真要窮養,重在“養”而非“窮”。
金錢上的窮、富要適可而止——富不至於不驕縱溺愛,窮也不至於傷到孩子的自尊。
而心理和精神上的“餵養”卻要不遺餘力。
就像著名作家劉墉提到兒子時曾說:
而當女朋友家龍頭漏水時,又能立刻拿起扳手修理,讓對方知道自己絕非嬌生慣養,而是有責任擔當。
養男孩最重要的是面對未來的生活和人生時,因為精神上的充盈而有底氣,
面對面前的苦難時,不管小到是瑣事,還是大到荊棘,都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