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想,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父母親婚姻生活中持續不斷的衝突,它的根源在哪,有沒有可能遏制,有沒有可能徹底消除?從小到大,我的身邊,我的鄰居,不遠處的親戚,大多都遭受了啐啐念無情的困擾,幸運的是這種不分時段,不分天氣,不分季節的唸叨並沒有結束他們的婚姻生活。只是很遺憾,時光老去的時候,一切仍在有條不紊的行進著,我期待中的融洽依然比贏得一注大樂透還要艱難。
小事嘮叨,大事不停的嘮叨,晨起埋怨晨起晚,夜晚埋怨鼾聲憾,在母親眼裡,父親的生活處事方式都是有問題的。小時候以為可能是家裡太窮的原因,這幾年卻發現,貧窮不能背這口黑鍋,鍋還是要細分一些的好。我曾試著去理解母親的唸叨,或許她的文化水平和成長視野限制了她用更合適的方式去表達她的情緒,在她的生活意識裡,看到聽到就會立即調動起她的表達細胞,迫切的想要說出來,這種說更多的表現為唸叨或者斥責,這是一種簡單粗暴的情緒釋放,後來我理解成這是一種傾訴,一種單方面的 ,一廂情願的訴求。
只是我始終難以明白,為何不能心平氣和的交流,這是表達習慣的問題還是生活的焦慮導致的不耐煩,還是在時間的長河中早就看穿一切,好好說不管用?如果是出於習慣,這種習慣來自於哪裡呢?性格嗎?只是性格的塑造是貫穿於人的一生的,並不是生下來就一成不變的,顯然這種直白的表達不能簡單的歸結於習慣,歸結於個人的性格。在長期相處的過程中,雙方的性格特點處事方式生活習慣完全暴露在對方的世界裡,雙方都在心裡有一個對對方基礎的判斷和定義,之後雙方的表達都是在這個基礎上產生的,而性格上的差異決定著表達的強勢和弱勢,寬容還是狹隘。
嘮叨的生活是緊張的,焦慮的,沒有一顆能夠持續容忍的心,結局更是悲慘的。前幾年鄰居就因為妻子的嘮叨,選擇了永遠的離開來獲得解脫。而妻子更是驚訝於丈夫的這種迴應方式,她沒想到老夫老妻的他竟然會如此脆弱,事實上禍根就在那絮絮叨叨的話語中早就埋下了,只是她不知道,在不斷積聚,不斷累積的情緒長期得不到釋放和傾訴,當某一天達到一個節點,毫無徵兆的就會爆發了。生活中夫妻關係,婆媳關係緊張都離不開啐啐唸的功勞,如果意識不到它的危害並且毫無知覺的話,結局總是難以預料。
每次回家的時候,我總是試圖去緩和因為嘮叨而產生的緊張氛圍,可效果往往差強人意。後來我想,也許生活就是這樣呢,相敬如賓是一種幸運,吵吵鬧鬧也是一種相處方式,只要大家都不要往心裡去,吵了,鬧了,就過去了,也沒有太大的問題。